1903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它
A.是在第二国际的直接指导下得以建立的 | B.明确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进了党纲 |
C.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正式成为独立政党 | D.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
A.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 | B.对宰相擅权割地的谴责 |
C.对收回祖国河山充满信心 | D.对人民反抗斗争的歌颂 |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当时侵略需求的条款是
A.双方商定英商进出口中国货物的关税 |
B.英国人在中国犯法由英国领事裁决 |
C.强迫中国开放东南沿海五处通商口岸 |
D.英商在中国取得居住和租地的特权 |
(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
“专制、愚昧、黑暗、落后……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 B.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
C.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 D.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
薄伽丘在小说《十日谈》中说:“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儿拿出点本领出来呢。如果你非要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呢。”这表明作者认为
A.人类天性迟早要突破各种束缚 |
B.遏制人类天性必须具备非凡的本领 |
C.反对以任何形式遏制人类天性 |
D.只有头破血流才能遏制住人的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