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11-12题。
若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且M、N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0:00 | B.8:00 |
| C.16:00 | D.20:00 |
若图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
时北京时间为
| A.3月21日3:20 | B.3月21日15:20 |
| C.9月23日3:20 | D.9月23日15:20 |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 A.土壤更肥沃 | B.热量更丰富 |
| C.降水更丰沛 | D.光照更充足 |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将使区域内:
| A.年总蒸发量减小 | B.地下径流减少 |
| C.年降水量减少 | D.自然灾害增多 |
读田纳西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合理的是: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
| B.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
| C.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
| D.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冬春季节 |
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造成流域内Ⅰ、Ⅱ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气温 | C.降水 | D.植被 |
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流的资源优势,正确的是:
| A.开发Ⅰ区河流侧重于修建大型水库以发展旅游业和航运 |
| B.开发Ⅱ区河流侧重于水力发电和灌溉 |
| C.Ⅱ区河流沿岸应广泛发展茶树种植 |
| D.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应同时进行 |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图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b)。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 B.河谷变宽 |
| C.湖泊分流 | D.湖水补给量减小 |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读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图中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
| B.乙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 |
| C.甲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且多雨,但热量条件不如乙区域 |
| D.甲区域夏季白昼时间长,农作物年生长期比乙区域长 |
丁省与丙省相比: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 B.陆地交通便捷 |
|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 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