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是某时期我国南方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乙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要在图甲中选建水利工程以解决N居民点和下游城市缺水问题,最适合修建水利大坝的是①、②、 ③三处中哪一处,并说明理由。
(2)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请谈谈图中B、C两支流的开发利用方向。
(4)指出图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A、B两国农业均以___业为主,1分这主要是因为两国均属于气候。
(2)C国的葡萄酒公司要建设一个大型的葡萄生产基地,①、②两地中较适合的是______地,理由是:.
(3)D半岛,近年来该地区酸雨现象日趋严重。据调查,形成该地酸雨的污染物,多来自西欧国家的工业区,其传送的载体是 ___
(4)E国新兴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国土的_____________和东北部,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是___________
(5)(单项选择)近年来,A国的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些钢铁公司还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其主要目的是:
A、就近获得从国外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C、接近消费市场,便于出口产品
D、减少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⑴在上图所示气压形势下,a 等压线的数值为百帕,①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8 分)
⑵上图中A 一B 一C 一线年降水最大致呈现出“由A 至B 逐渐减少、由C 至B 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其成因。(8 分)

材料二

⑶材料二图所示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在材料一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可能见到这种景观的是地。观赏该景观时,为了获得特定的形态感受,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看,关键在于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部分所属地形区为______,位于我国地势的_____阶梯。
(2)甲城市附近地区7、8月份常出现旱情,试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3)写出在甲城市汇合的L河和L1河的名称。
(4)写出甲城市简称,并扼要说明该城市形成组团式地域类型的主要自然因素。

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问题。

(1)图中Q湖沿岸地区的年降水量与L城市(耶路撒冷)的年降水量相差约为_____________mm,形成此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的Q湖面与M海平面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___米,Q湖中水生动植物几乎无法生存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R河与Q湖分布的地形为_________。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区域的自然植被为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降水的主要类型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乙国出口的主要畜产品是_________,其出口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
(3)图示海域大规模海水运动的主要方向是_________。
(4)说明图示海岸地区产生的主要地质灾害是,并简述主要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