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7月,日俄签订了第二次日俄协约,该协约秘密条款有六条,规定日俄有权
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保卫其在中国东北的特权;当第三国侵犯两国特殊利益时,两国相互支
持。与该协约签订相关的重要背景是 ( )
| A.中国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 B.英日同盟条约与英俄协约先后签订 |
| C.美国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 D.三国同盟形成对日俄的共同威胁 |
“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 A.新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 B.达尔文的进化论 |
|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 A.三权分立 | B.天赋人权 | C.社会契约论 | D.人民主权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义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 B.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 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
|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