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百戏之祖”昆曲清幽高远,与日本文化中讲究淡雅清和的蕴涵有着某种默契,在日本,昆曲不仅很有观众缘,还能找到象“日本昆曲社”这样的爱好者团体。这充分反映出

A.日本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B.中华文化是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瑰宝
C.中国政府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重视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2009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客观符合主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③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卫星正式进入距月球200公里的工作轨道,这一壮举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五个迈入“月球俱乐部”的国家。据此回答问题。
目前“嫦娥一号”卫星已经实现了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的目标——绕月飞行,接下来我国探月工程的二期工程就是要实现太空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的软着陆。“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及对未来的展望说明()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D.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球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国业已启动的探月工程,将实现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想,进一步掀开神话中“嫦娥”的神秘面纱。这表明()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③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无限的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A.人能认识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世界
B.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C.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D.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发展的

“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个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