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卫星正式进入距月球200公里的工作轨道,这一壮举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五个迈入“月球俱乐部”的国家。据此回答问题。目前“嫦娥一号”卫星已经实现了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的目标——绕月飞行,接下来我国探月工程的二期工程就是要实现太空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的软着陆。“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及对未来的展望说明( )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
C.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D.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球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国业已启动的探月工程,将实现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想,进一步掀开神话中“嫦娥”的神秘面纱。这表明( )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③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无限的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领域越来越以时代的目光和世界的视野聚焦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为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问题”是当代哲学研究的“最实际的呼声”。哲学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主要表现在
A.为解决各类问题提供具体方案 |
B.为各项工作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
C.推动具体科学不断发展 |
D.接受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检验并丰富和发展 |
习近平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把握科学发展规律,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这是因为
①科学发展观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②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③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④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一切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调查显示,目前不少中学生相信星座与命运有关。他们将自己的出生日期与所谓星座相连,再从自己的星座推算出自己将来的前途和命运。从哲学上看,这种思想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 B.机械唯物主义 |
C.客观唯心主义 | D.主观唯心主义 |
虽然不同的哲学流派的观点各不相同,但是其都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不管何种学派用何种观点去研究哲学,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B.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
C.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 D.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
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法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把几何学与代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要认真学习哲学 |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学好哲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
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要学好、用好哲学 |
D.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进步,要认真学好具体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