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是非常好的遗传实验材料,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
(1)图A和图B表示果蝇甲和果蝇乙Ⅱ号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注:果蝇甲和果蝇乙是亲子代关系)。请据图回答:
①图A中的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是 关系(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②与图A相比,图B发生了变异,此变异属于 。
(2)果蝇种群中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个体,从而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和YO(细胞中只有一条Y染色体,没有X染色体)时表现为胚胎期致死,XXY时表现为雌性可育,XYY时表现为雄性可育,而XO(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表现
为雄性不育。为探究果蝇眼色的遗传方式,摩尔根做了下列杂交实验:①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全部红眼;②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2白眼雄、1/2红眼雄。但蒂更斯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的杂交子代有少数例外:2000~3000只雌果蝇中出现一只白眼可育果蝇,每2000~3000只雄果蝇中出现一只红眼不育果蝇。请用遗传图解解释蒂更斯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例外(设有关基因为B、b)。
(3)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片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缺失。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区域同时缺失叫缺失纯合子,若仅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而另一条正常叫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
现有一红眼果蝇XBY与一白眼雌果蝇XbXb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采用两种方法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请用文字加以说明)
方法一(从细胞学角度分析):
方法二(从遗传学角度分析):
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 ]________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但下丘脑才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________,通过轴突传导到________,进而引起小泡中递质的释放。
(3)图中可见,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与c具有协同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导致产热增加。如果用激素c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为调节物质):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图中________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传到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而不能反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血液中物质 A 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
(5)在受到寒冷刺激时,甲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A激素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__物质有关。
(6)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________,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胰岛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下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示意图(部分)。请据图回答:
(1)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的神经反射为________。
(2)当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
(3)胰液中消化酶主要有________。
(4)激素B是通过________途径到达胰腺的。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N是________,其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的2表示________,物质3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乙图的方框中用箭头画出传递的方向,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
②;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