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问题:
Ⅰ.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三位学者。端粒(右图中染色体两端所示)通常是由富含鸟嘌呤核苷酸(G)的短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它们能防止不同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但是,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丢失一部分;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端粒逐渐变小。端粒酶可利用某段RNA序列作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对端粒有延伸作用。
(1)非同源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结果使染色体上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从功能上看,端粒酶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酶。
(3)如果正常体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你认为新复制出的DNA与亲代DNA完全相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外培养正常组织细胞,细胞中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______________(正相关、负相关)关系。
Ⅱ.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γ-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现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的小鼠。选育时可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不是显隐性关系)。请回答:
(1)若在右图中A点将核DNA带上同位素标记后放在不含同位素标记的地方培养,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________ ,有放射性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2)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通过tRNA上的___________与mRNA上的相应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
(3)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据图描述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以该B+B-雄性小鼠与正常小鼠(B+B+)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选育B-B-雌性小鼠。请将育种过程补充完整。
第一步:
第二步:(用遗传图解表示,其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第三步:从子二代雌性小鼠中选出B-B-小鼠,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 :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扁盘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 =" 1" :1 ,有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
(2)甲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
1)在温度为10℃、光照强度大于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不再增加。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L3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的限制因素是。
2)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L2千勒克司,温度分别为10℃、20℃和30℃时的光合速度。
(3)丙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1)当在千勒克司光照强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相同。
2)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2小时单位叶面积可积累葡萄糖m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3)A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千勒克司。
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就这个简图回答问题:
(1)这个简图表示____________的亚显微结构。该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磷脂分子稳定的分布方式为图中的( )
(3)决定细胞识别作用的成分是图中的____________。(写编号)
(4)一植物绿色细胞中的叶绿体中的O2进入同一细胞的线粒体内利用,共穿越____层该结构。
下图为某化合物分子结构式,据图回答:
(1)写出A-D方框中的化学结构的中文名称: A:, D:
该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它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2)该化合物彻底的水解产物有_____种,其水解产物的分子量之和比该物质的分子量多了_____。
(3)在细胞中合成该化合物的反应方式叫。
研究人员对取自5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甲.乙.丙.丁.戊)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膜 |
叶绿素 |
叶绿体 |
细胞膜 |
细胞质 |
细胞壁 |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戊 |
× |
× |
× |
√ |
√ |
√ |
请据表作答:甲、乙、丙、丁.戊5种细胞中
(1)最可能取自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2)最可能取自动物,判断的依据是。
(3)最可能是原核细胞,判断的依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