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进一步暴露了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缺陷和浙江经济的“软肋”,使全省的转型升级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紧迫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企业大力倡导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一是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建立有助于强化企业内生性增长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提高了员工素质,对企业提高管理效益,改善经营环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是弘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拨、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积极争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领军企业。
材料二:2009年12月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会议指出2010年与2009年保稳促调的基调不同,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2010年浙江政府工作的首位,要把经济增长的主要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上,同时毫不动摇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表1:浙江省2009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的增长率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居民的消费率

注:目前浙江居民的消费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东部沿海较为发达的一些省(市)。
表2:2009年浙江三大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发展现状
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
稳固发展
5
第二产业
占GDP有所下降
52
第三产业
明显提升
47

注:第二产业高比重的现状逐步得到改变,第三产业同比新增两个百分点 对GDP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浙江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八点九。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A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依据。
(2)分析材料二及表1和表2,指出浙江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
(3)鉴于浙江调整产业结构成功的事实,有人认为“经济结构调整就在于政府的决策。”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指出这一观点偏颇所在,并举两例加以说明。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波黑共和国有436万人,主要由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族三个民族组成。1918年,南斯拉夫王国推行大塞尔维亚政策,曾使克族人深受其害。二战期间,德国控制的克罗地亚独立车的傀儡政权对塞族实行种族灭绝政策,使数十万塞族群众被杀害。波黑独立后,三个民族在国家出路上的意见分歧上升为主要矛盾。由于各族都想把本民族的居住区纳入自己民族的版图,三个民族各有各的打算,互不相让,以致打打停停冲突不断。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始终保持着国内和平、安定的环境,民族团结的总局面。近年来,一个旨在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大对边境民族地区投入的“兴边富民”行动对加快边境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截至目前,全国投入“兴边富民”行动的各类资金已经超过110亿元,兴建项目覆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民族团结的内容是什么?
(2)试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材料一:2003年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专访时说:“过去五年是电信改革力度最大的五年,也是中国电信突飞猛进的五年,整个电话拥有量达到世界第一。”“中国现在的电信企业早不止一家,已经五六家了。”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经济立法的力度,用以规范市场行为。同时,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法律意识日益增强。企业决策行不行,先问法律准不准。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和决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材料三:2005年3月4日,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向奥凯航空有限公司颁发了《航空承运人运行合格证》,这标志着经过8个月的筹备工作,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民营航空公司正式诞生。3月11日上午9时,全国首家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航空公司的首架飞机从天津滨海机场起飞。这是我国民航业引入业务竞争、打破垄断的有益尝试。
请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
(1)三则材料共同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什么道理?它们是怎样体现这一道理的?
(2)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市场经济为什么要具备这些特征?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辨题: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材料一:近年来,涉及“霸王条款”的投诉越来越多,如商家单方面规定,“打折商品,一律不退不换”“本店谢绝自带酒水或饮料”等。近年来,消费领域的“霸王条款”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材料二:“霸王条款”是指消费领域中的不平等格式条款。一些经营者利用其优势地位,在制定格式条款时只强调权利,有意识地逃避法定义务,甚至单方面以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将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条款强加给消费者,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材料三:中国首届“霸王条款”认知度调查结果显示,在58 275份问卷中,有超过97%的人遇到过“霸王条款”,81%的人认为“霸王条款”产生的原因是行业垄断,遭遇“霸王条款”之后,超过半数的人“能忍则忍”,仅有22%的人试图“寻求法律途径”解决。打击“霸王条款”已刻不容缓。
(1)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经济常识谈谈为什么要打击“霸王条款”。
(2)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消除“霸王条款”。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的作用实现的。请用有关经济学道理加以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