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1处错误 B.2处错误 C. 3处错误 D. 4处错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
① 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② 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 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