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1处错误 | B.2处错误 | C. 3处错误 | D. 4处错误 |
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明代思想家李贽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孔子之是非不是判别是非的标准 |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D.人伦道德的价值内涵在于“三纲五常” |
汉兴之初,汉高祖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七十余年后,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这种变化反映了( )
A.汉朝统治者吸取亡秦教训 |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发展 |
C.汉承秦制,沿袭其统治思想 | D.从汉初到汉武帝,加强了中央集权 |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
A.兼爱 | B.以礼入法 | C.理学 | D.致良知 |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春秋的孔子主张“仁爱”,下列与孔子“仁爱”主张不相符合的言论是 ( )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B.仁者爱人,相互关怀 |
C.主张德政,反对苛政 | D.严刑峻法,以法治国 |
阅读下表
1917年俄国总人口数 |
15360万人 |
1917年在俄军中服役人口数 |
1100万人 |
1914年8月至1917年初俄军阵亡人数 |
600万人 |
1917年2月至10月俄军阵亡人数 |
100万人 |
表格中的数据主要表明()
A. 沙俄政府疯狂地扩军备战 B. 沙皇让俄国深陷一战泥潭
C. 沙皇的专制统治极端腐朽 D. 一战加深了俄国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