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1942年2月5日,蒋介石应英国驻印总督林利思戈勋爵的邀请访问印度。)
……
甘地是一位具有狂热宗教信仰的人,他所阐释的这些不合作运动内含的哲理,对抱现实主义态度的蒋介石来说,并不是很感兴趣。出于礼貌,蒋口头上只好连连说:“柔能克刚,柔能克刚,这是我们东方哲学的奥秘所在。”
饭后不到半小时,甘地就要求继续上午的谈话了。蒋介石单刀直入地开口问:“如果日本和德国入侵印度,你也用不合作的方式对待他们吗?”
甘地毫不犹豫地答道:“不合作!绝对的不合作。”
蒋说:“先生自1901年以来,对抗英国,谋求印度独立,艰苦奋斗已达40多年,时间不算短,然事业尚未成功。对过去的事不必重视,我们应该重视的是现在和将来;那么,如果英国答应了5年或10年让印度独立,这样便实现了您奋斗的目标,先生愿意现在同英国合作吗?”
甘地答称:“如果英国以我停止活动为条件,答应5年或10年后我们独立,我必定加以拒绝。因为不合作主义是真理,而真理的追求是不能半途而废的。”“国民大会党在华尔特哈会议上,曾考虑同英方合作,所以我就退出了国民大会党。因为这个所谓合作,实际上就是同暴力合作,而独立是绝不能用与暴力合作的代价换得。否则我的50年生命史就将重新写过。因此,我只能和真理合作,绝不能和谬误合作。”
蒋介石看到老头儿的意志如此坚决,感到说服他的可能性甚为渺茫了。于是为争取主动,便改口道:“不合作的方式用在印度或许是正确的,对此我并无异议。我也不想要先生改变自己的信仰。我只是希望,你们能动员印度国民参战,站在同盟一边,一起打败日本、德国法西斯,这样,在战后和平会议上,中国就可提出让印度出席会议,并共同为争取印度的独立自由而努力。若同盟有异议,我保证中国以退出和会表示抗议,并与印度一起采取进一步的一致行动。如果今天你们对这场战争再袖手旁观,或采取中立态度,那将成为印度解放史乃至人类解放史中的最大缺憾。”
蒋介石这次访问印度的一片苦心至此已和盘托出,然而甘地对此不以为然,他反驳说:“世上只有受难者才知道受难者的苦痛,所以我对中国在抗战中做出的牺牲,怀着很深的同情。但是,阁下,贵国既然是英、美的同盟国,那么请问,为什么这次战争最重要的决策机构——盟国参谋总长联席会议,至今没有中国代表参加呢?可见英、美的‘民主’、‘同盟’是假面具。为了维护白人的利益,他们是绝不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东方民族的。战时对你们尚且如此,战后和会上我们将处在什么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恕我直率提出,阁下岂忘了当年的‘凡尔赛和会’了吗?”
甘地虽居乡村,但却熟知天下大事。他的这席话说得蒋介石无词以对,颇为尴尬。
——摘自《蒋介石评说古今人物》(团结出版社2007年1月版)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甘地的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多而无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宋史》卷二八四
材料二安石曰:“所以不足者,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
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穷为盗,非国之福。”
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传家集》
材料三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谷霁光《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给北宋中期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怎样的理财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3)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何态度?理由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制度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
材料三: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笼子”指什么?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3)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国家?(3分)
(4)根据上述回答和所学知识,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相关人群及人数统计表

人群
自由民(含妇女和儿童)
奴隶
梅迪克(外邦人)
公民(成年男子)
出席公民大会的公民
人数
168000人
200000人
32000人
约40000人
约3000人


(1)材料一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伟,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条件及其重要历史影响。(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
材料二下图唐朝的政制

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中国古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四(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明史》卷72《职宫志》
材料五(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1)材料一显示,汉代丞相有何特点?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较之材料一,唐朝相权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三、四,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原因是什么?废丞相以后,明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四、五所反映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2分)你怎样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4)以上中枢权力结构的变化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呈现出什么趋势?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中国发挥过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被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新式企业在沿海地区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列举有哪些新式企业?新式企业的出现有何重要意义?
(2)辛亥革命后,刺激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的社会思潮是什么?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哪些困境?
(4)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怎样的方式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