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为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刺激生产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国海军封锁中国沿海,“企图以此扼制中国经济的喉管”,但最后他们也放弃了。英国人这种做法“未收到期望的效果”的原因是()

A.清政府腐朽无能,采取坚守封海政策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封锁沿海对英国商人损失巨大 D.英国的做法遭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抵制

据载19世纪以前,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经常装载90%的贵金属,有时高达98%,只有极少的货物。此现象直接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生产力水平较英国发达 B.中英两国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C.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 D.中国自然经济体系下的商品贸易活跃

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中法《黄埔条约》内容与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关系的是()

ABCD

“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段文字评价的是

A.十月革命 B.余粮征集制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