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史论》一书写道:他“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 “他”是
| A.玻利瓦尔 | B.圣马丁 | C.伊达尔哥 | D.华盛顿 |
甲午战争后,恭亲王奕诉认为:“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李鸿章之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以奕诉为代表的维新派觉醒 | B.奕诉找到了中国战败的根源 |
| C.奕诉在为李鸿章推脱责任 | D.奕诉对中国国情有了正确认识 |
有人看到一首《定征清战略》诗:“作战先开第一期,直前扫荡北洋师。幄中夙有筹边策,渤海湾头树旭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英法联军要进攻北京 | B.日本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
| C.革命党人“反清复明” | D.八国联军妄图瓜分中国 |
某同学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摘录了下面一段笔记。他摘录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 这场战争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中国为此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昂贵,其不仅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而且也暴露了……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这就是通过索要巨额战争赔款,切断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所需的资本供给。 |
A.19世纪40—60年代 B.19世纪60—7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中期 D.20世纪初期至五四远动
古代中国自秦以来形成了三个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朝参”——决策军国大事;由“三公”或地位相当于“三公”的大臣主持的“集议”——通过并执行议案;“谏议”——谏臣要拿出提案供皇帝和中央决策时参考。“朝参”“集议”和“谏议”的作用发挥最好的时期是( )
| A.汉朝 | B.唐朝 | C.明朝 | D.清朝 |
在古代中国,太监社会地位低下,最为人瞧不起。让人奇怪的是,这些太监中的许多人却能受到皇帝的恩宠,甚至掌握实际军政大权。比如明熹宗时期的宦官魏忠贤,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宗法观念的根深蒂固 |
| B.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
| C.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 |
| D.森严的等级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