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氮的氧化物(用NOx表示)是大气污染物,必须加以处理。
(1)汽车尾气中的CO、NOx采用催化转化法处理,使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反应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2)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氨催化吸收法,原理是NH3和NOx反应生成无毒的物质。某同学采用以下装置(见下图)和步骤模拟工业上氮的氧化物处理过程。
Ⅰ.提供的装置。

Ⅱ.NH3的制取。
①所提供的装置中能快速、简便制取NH3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仪器序号)。
②若采用C装置制取氨气(控制实验条件相同),情况如表所示。
实验记录

试剂组合序号
固体试剂/g
NH3体积/mL
a
12.0g Ca(OH)2(过量)     10.8g NH4Cl
2688
b
12.0g Ca(OH)2(过量)     10.8g(NH4)2SO4
2728
c
12.0g NaOH(过量)       10.8g NH4Cl
3136
d
12.0g NaOH(过量)       10.8g (NH4)2SO4
3118
e
12.0g CaO(过量)         10.8g NH4Cl
3506
f
12.0g CaO(过量)         10.8g (NH4)2SO4
3584

分析表中数据,实验室制NH3产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其他组合NH3产率不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Ⅲ.模拟尾气的处理。
选用上述部分装置,按下列顺序连接成模拟尾气处理装置:

①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②D装置作用除使气体混合均匀和调节气流速度以外,还有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③D装置中的液体可换成_________(填序号)。
a.CuSO4溶液        b.H2O     c.CCl4            d.浓H2SO4
④该同学所设计的模拟尾气处理实验还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Ⅰ、在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如图所示:

①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Sn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Ⅱ、如图所示,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和碳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电解质溶液均为CuSO4溶液,则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________棒。
②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两池中电解质溶液均为饱和NaCl溶液:
①甲池中碳棒上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池电解一段时间后,测知溶液体积为200ml,PH=13,则阴极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是______L。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CaCO3、BaCl2、Na2SO4、K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白色沉淀可能是,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2)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将实验(1)中得到的滤液分成两份,将实验(2)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先通入其中的一份,无沉淀产生。气体导出后再通入另一份滤液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过滤。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实验(2)中产生的气体里含有
(4)向实验(3)中过滤后所得的滤液里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此现象推断,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根据实验全过程推断,原混合物中还含有

某学生为了测定由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X的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装置内空气排尽后,把气体X由注射器A缓慢送入装有CuO的B装置,使之完全反应(气态化合物X与CuO均无剩余),得到如下结果:

①实验前B管及药品的质量为21.32克,实验后为21.16克
②C管中收集到的物质电解后可得到H2和O2,在D中收集到的是N2
③X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4:3。问:
(1)C中收集到的液体,物质的量是mol;
(2)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3)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室用固体NaOH配制240 mL2 mol/L的 NaOH溶液,试回答:
(1)用不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250 mL容量瓶
C.量筒
D.胶头滴管
E.玻璃棒
F.100 mL容量瓶
G.托盘天平
(2)配制时应称取NaOH ________g .
(3)该实验操作的顺序是(用字母表示).
A.冷却
B.称量
C.计算
D.定容
E.溶解
F.倒转摇匀
G.移液
H.再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4)不当操作可能会引起误差,分析以下操作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若用2 mol/L 的NaOH溶液先润洗容量瓶,再转移溶液,则实验结果将_______;
②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实验结果将________;
③若溶液未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并立即加水至刻度线,则实验结果将

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方程式为:3Fe + 8HNO3 (稀)="=" 3Fe(NO3)2 + 2NO↑ + 4H2O,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
(2)标准状况下,当生成2.24L NO气体时,有g Fe参加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