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视商人为“邦之蠹也”( 蠹,蛀虫)。下列观点与之明显不符的是
A.“今驱民而归之于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
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D.“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因为
①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②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③它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号 ④它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这表明孙中山
A.认识到清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
B.已感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 |
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 |
D.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
孙中山、凯末尔、甘地思想的共同点是
A.都以建立独立共和国为目标 | B.都具有反宗教的世俗主义思想 |
C.都以民族主义为主要内容 | D.都主张向苏俄学习 |
土耳其、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是在一战的影响下爆发的 |
B.都由本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 |
C.斗争中人民群众都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
D.斗争过程都持续高涨直至最终取得胜利 |
有人说“凯末尔革命开创了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史这一类型的先声”。这里所说的“这一类型”是指
A.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 |
B.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民族民主革命 |
C.在十月革命影响下的民族民主革命 |
D.发生在西亚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