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2010年,“东方主义”话语方式改变的契机
对近代中国影响及干扰最大的西方文化理论,是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所谓“东方主义”是西方统驭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由传教士开始,随着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扩大,到19世纪定形,建构成一种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向全球扩散,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就是强弱不对等所造成的。强者对弱者永远有说三道四的权力,反之则不然。它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弱者会被教育得产生“自认劣等意识”。
东方民族里,对“东方主义”的反省,伊斯兰知识分子较有成就,但也较为悲观。英国学者透纳曾经指出:“东方主义的终结,必经视野和典范的巨大重塑,但这种知识的重建只能产生在西方与东方政治关系出现主要改革的条件下,经济的改变需要权力的改变。”而显然今天的伊斯兰世界无法拥有这样的条件。退而求其次,透纳希望人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精神的冷静与慷慨”,抛弃东方主义赖以存在的人们自认劣等的前提,但这种话说得容易,要东方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慷慨不挑剔,那不是千难万难?
而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是以伊斯兰世界相比,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在17世纪时中国犹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而后即每况愈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中国人均所得只有欧洲的0.75%,对人说三道四成了西方理所当然的特权,中国似乎有一种“中国性”,这种较为劣等的元素存在,乃是中国落后、停滞的原因。
但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改变。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专家在谈到亚洲新秩序时开始有人提出中关“共管”,这就是现实权力改变所造成的自然结果。真正值得体味的,乃是弱者现实权力的改变,它必然会向话语权这个方向渗透。于是2009年《时代》杂志肯定起中国来,并认为中国的高瞻远瞩、重视教育和孝道等五点可堪借鉴。
话语的改变除了涉及权力外,也和话语双方的主观期待有关,因此外国的说法变了,是否希望中国慷慨地拿出外汇来帮忙?或是希望中国在减碳上让步?这些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西方对中国的说法变了,这只是个开始。西方的“东方主义”说法流传长久且已建制化,要真正实现对异文化的尊重,非好几个世代不可。西方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可以欣慰,但大可不必志得意满,西方和中国一样,要努力改变的多着哪!此外,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方式逐渐改变,至少等于瓦解了中国的“自认劣等的意识”。往后中国人,特别是学术文化界脱离了“东方主义”的诅咒,已有可能更客观地对待自己。
下列关于“东方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方文化理论中,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对近代中国影响及干扰最大。
B.“东方主义”是西方统驭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是强弱不对等造成的。
C.弱者“自认劣等意识”的存在,使得“东方主义”话语方式建构成了优劣对比的知
识体系。
D.“东方主义”作为一种强者对于弱者的话语方式,它是由传教士开始,通过教育、

媒体以及留学生等途径向全球扩散的。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今天的伊斯兰世界依然无法改变自身在“东方主义”话语方式中的处境。
B.英国学者透纳认为,经济的改变要以权力的改变为前提,只有西方与东方政治关系
出现主要改革,“东方主义”才能够终结。
C.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于伊斯兰世界,中国似乎有一
种“中国性”较为劣等的元素存在,它造成中国的落后、停滞。
D.西方对中国的说法变了,和西方国家的主观期待也有关系,西方国家有何企图,我

们不得而知。
下列对本文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要东方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精神的冷静与慷慨”,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不挑剔,
这看似困难,实则容易。
B.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方式的逐渐改变,使中国人不再有“自认劣等的意识”,并能够
更客观地对待自己。
C.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了,西方开始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比如《时代》杂志对中国
的肯定,这说明弱者现实权力发生改变必然会向话语权方向渗透。
D.西方的“东方主义”说法流传长久且已建制化,要真正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

重,还需要很长时间。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普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14题。
美国引发的金融大海啸,已经通过企业业绩大面积下滑和由此引起的银行惜贷行为,严重影响到中国的实体经济。为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发挥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央行采取了最积极最主动的降息战略和战术。
中国在这轮全球救市的“接力赛”中,冲在最前面,不久前大幅降息108个基点,特点明显,意义非凡。应对全球普遍存在的通缩压力和世界经济硬着陆的高风险,中国政府毅然决然改变了战术,从政策追随者的保守态势转变为主动领跑的积极态势。面对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作为领跑者,给市场正面冲击会最强烈,效果会更明显。这次大幅降息的“菜单”中,存款利率要明显高于贷款利率,这除了保证银行充足的息差,提高银行的稳健性以外,也表明央行正在改变提供市场流动性的思路。中国政府另辟蹊径,寻找更有效的资金循环方式,通过新的高效率的资金循环方式,让钱用到刀刃上,从而保证实体经济不受金融风暴的严重影响。当前通缩迹象十分明显,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政策的组合拳如果出手不快、出拳不重、措施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话,就会使我们的救市行为变得越来越被动,成本也会越来越大。这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除了起到在当前流动性恐慌的阶段,为银行体系释放出更多可供操作的资金以外,还充分考虑到中小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弱的特点,以及他们服务的客户——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受危机冲击的程度较大,需要资金的迫切感较大,所以,2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充分体现了中央“措施要准”的救市方针。同时,对大型商业银行较低幅度的调整,除了考虑到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强外,也考虑到他们的放贷能力强,如果出现过度放贷,虽然解决了目前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但可能会引起将来更大的通胀风险。这也是不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当前货币政策实施理念的。
.面对金融危机,央行为什么采取了最积极最主动的降息战略和战术?请分条概述。
.分析文本,说说中国政府这次的“救市”行动有何特点?(每条不超过15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
面对三聚氰胺,无知本身就是罪过
  李泓冰
 “三聚氰胺”,一个原本拗口生僻的化学品名字,如今瞬间成了国人耳熟能详、谈之色变的黑色流行语。它无耻而猖獗地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跳梁,无耻地在22个品牌、69个批次的国产婴幼儿奶粉中跳梁,无耻地在蒙牛、伊利、光明等知名品牌的液态奶中跳梁……检测还在进行之中,13亿人都惊疑地等待着进一步的结果。
 无辜的患儿在呻吟,伤心的母亲在哭泣,对中国乳业来说,“三聚氰胺”在如此大面积的“舞台”上的无耻跳梁,几乎是一次空前的灾难。而对中国消费者来说,重建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也将会是一段极为艰难、漫长,甚至是痛苦的过程。
 是的,政府方面在9月11日之后的举措,堪称雷厉风行:拘拿犯罪嫌疑人、撤下政府相关责任人、广泛检测国产乳制品并迅速公布结果、宣布停止食品企业的免检资格,并着手调查质检部门人员是否存在失职、渎职行为……
 亡羊补牢固当称道,但,为何是亡羊补牢?我们能不能学会未雨绸缪?
 已经有过不少的教训。即便是这个“三聚氰胺”,早在一年前就曾在出口的国产蛋白粉中初露狰狞,为何时至今日才从奶粉中曝光?
  现在,众多乳制品企业站了出来,老总们纷纷表态,要负责到底。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蒙牛企业的老总牛根生发表了他在员工大会上的讲话:《在责任面前,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负起完全的责任》。全文痛心疾首,很有担当。
 牛根生问了一个中国每一位消费者最想问的问题:“责任在谁?”
 他的自问自答是:“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干系。有人说他一点都不知道这事。是的,在此之前,除了那些故意添加三聚氰胺的害群之马,以及他们的帮凶,其他人有谁知道暗藏在宝宝肾脏里的这颗‘定时炸弹’?然而,‘不知道’这三个字绝对不能成为自我开脱的理由,因为无知本身就是一种犯罪!”
 无知何以是一种犯罪?
 “三聚氰胺”并非刚刚开始跳梁于中国乳制品,一年前已有信号,3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已接个别消费者举报。当时乳业老总们一直“无知”地高枕无忧?
 患泌尿系统结石的婴幼儿,大部分是在摄入了三聚氰胺浓度高达2563毫克蛐公斤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3-6个月后发病。难道,乳业老总们在这漫长的3-6个月,仍然继续“无知”?事件在一周前爆发,中央决策层高调介入调查,迅速查出中国乳业不少名牌都“逃脱不了干系”。看来,检出被污染的奶粉并非十分困难。那么,这么多的品牌不清不白,“无知”的乳业老总们竟是和消费者一同恍然大悟、痛彻心扉?
 再细搜网上,原来“三聚氰胺”对于中国的食品业并不陌生,它还有一个貌似美妙的别名“蛋白精”,在网络广告中频频大摇大摆地出现,公然标榜“使用本产品能提高产品蛋白含量,降低成本,符合厂家愿望”,甚至还有专门的厂家生产销售。那么,老总们对横行已久的“蛋白精”,也仍然“一无所知”?
 进而,我们还想问一问,质检部门给那么多“免检食品”开过绿灯,是否也对这种公开叫卖且引起过食品安全国际纠纷的“蛋白精”“一无所知”?
 企业老总、业内人士、监管部门惊人的“无知”,终于酿成大祸——是的,牛总没说错,就算真的“无知”,也是一种犯罪!
 这个链条中的所有关键人物何以不约而同集体“无知”,是个极该探究的问题。否则,中国消费者很难重建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否则,一旦出了事,一个个都纷纷“无知”而“无辜”,我们能指望谁来做消费者未雨绸缪的“保护伞”?“无知”是一种犯罪,“无知”更不能被当成犯罪的挡箭牌。(2008年9月20日人民网)
.“三聚氰胺”是一个拗口生僻的化学品名字,很多人读不准字音,请给“三聚氰胺”注音。
.“它无耻而猖獗地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跳梁,无耻地在22个品牌、69个批次的国产婴幼儿奶粉中跳梁,无耻地在蒙牛、伊利、光明等知名品牌的液态奶中跳梁……”句中三个分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文中哪些人是“无知”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三聚氰胺的堕落
“三聚氰胺”本来名不见经传,由于“三鹿奶粉”事件而一夜成名。
三聚氰胺是德国人李比希1834年在寻找新的有机化合物的旅途上合成的。自1939年美国利用三聚氰胺生产模塑料、层压制品以来,三聚氰胺越来越多地在人们生活中扮演角色,主要用途是与甲醛结合,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用它做成的塑料不易着火,耐水、耐老化、耐化学腐蚀,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如果再玩点花样,经混炼、造粒等工序,这种塑料还能“抢瓷制品的饭碗”。现在很多日用器皿、卫生洁具或者餐具,看上去很白,质地各方面跟真正的瓷制品也十分相似,但受到碰击或者被摔打时,却不像瓷制品那么脆弱。这些东西,十有八九就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做的。
除了做塑料,三聚氰胺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有突出表现。用丁醇、甲醇醚化后,三聚氰胺可制成高档装饰漆。汽车以及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涂层上,都有它的身影。我们可能每天都在与它大眼瞪小眼,或者是亲密接触,只是大多数人对它知之甚少而浑然不觉罢了。甚至,有时候我们翻翻书都能与它不期而遇。很多高级特种纸都是经过三聚氰胺“处理过”的,有着抗皱、抗缩、不易腐烂等优点。如果想要制作一幅军用地图,这种纸显然是非常合适的选择,而最重要的用途则是用来制作纸币。另外,三聚氰胺也还操心我们的穿着。作为纺织纤维的处理剂,三聚氰胺可使纤维具有防老、防皱等性能。
三聚氰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之多的好处,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后来三聚氰胺居然变成了“高蛋白”,混进了饲料和奶粉队伍里。
三聚氰胺摇身一变成为“高蛋白”,最开始是出现在饲料中,时间可能比人们所知道的要早。世界上不少国家的饲料生产商都打过三聚氰胺的主意,主要是在生产牛、羊等“大型动物”的口粮时加入。不好的消息是,三聚氰胺是一种无味的化学物质,牛羊们自然享受不到任何额外的味道。更坏的消息是,三聚氰胺被认为有毒性,虽然这种毒性十分轻微。实验表明,将大剂量的三聚氰胺喂给大鼠、兔和狗后,不会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但是,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后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那么,最早吃上三聚氰胺这种“高蛋白”的羊和牛为什么没事呢?唯一可以解释的是,牛羊肾功能相对较强,能顺利代谢毒素,并排出体外。后来,小猫小狗吃的饲料中也现三聚氰胺的身影时,问题就来了。小猫小狗的代谢能力跟牛羊比起来差远了,于是三聚氰胺在体内积少成多,并最终让一些不幸者丢了性命。如果要给三聚氰胺的食用者划分代级,牛和羊应该是第一代食用者,小猫小狗是第二代,第三代则是一些婴儿。从饲料到奶粉,从动物到婴儿,打扮成“高蛋白”模样的三聚氰胺再也藏不住自己的狰狞面目。很多孩子因为吃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患上了肾结石,这可能是人们最不愿看到的“三聚氰胺的用途”。
饲料和奶粉中为什么要加入三聚氰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提高”饲料和奶粉的蛋白质含量。当然,所谓的“提高”是一种“虚高”,通俗点说,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三聚氰胺本不是什么蛋白质,更不是什么“高蛋白”。如果知道现在生产三聚氰胺的主要原料是尿素,那么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认为这东西也能吃。三聚氰胺被称做是“假蛋白”,它之所以被人选定为最好的蛋白质冒充者,一是因为便宜,二是因为氮元素含量非常高,达到了66%。而现在测定蛋白质含量主要使用“凯氏定氮法”,即通过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蛋白质含量。于是乎,在眼神不太好的“凯氏定氮法”面前,每个三聚氰胺分子“带着”6个氮原子很顺利地蒙混过关,为饲料或奶粉的蛋白质含量符合标准“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食用者而言,要“吃出”三聚氰胺也不容易,因为它没有气味,也没有味道。
. 题目“三聚氰胺的堕落”含义是什么?以此为题目有什么作用?
. 文章说“三聚氰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之多的好处”,具体有哪些好处?请分条概括。
. 科普文的语言有着鲜明的特色,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主要的语言特色。
(1)二是因为氮元素含量非常高,达到66%。
(2)如果再多点花样,经混炼、选粒等工序,这种塑料还能“抢瓷器制品的饭碗”。
. 在去年国内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中,三聚氰胺充当了什么角色?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三聚氰胺之谜
三聚氰胺别名“蜜胺”,属化工原料。美国禁止食品工业使用三聚氰胺。无论是拿它做食品添加剂还是作化肥,都是违法的。
三聚氰胺的毒性到底有多大?目前只有美国一家实验室用大鼠做过三聚氰胺的毒性试验——大鼠只有在长期大量服用三聚氰胺后才会引发膀胱癌,且这种作用是间接的,即过量的三聚氰胺会在膀胱内形成结晶,这些“种子”让大鼠产生膀胱结石,继而诱发癌症。
既然如此,人在吃了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后又怎么会死亡呢?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又发现了一个“疑犯”——通常只在游泳池里起减缓氯气被阳光分解速度的三聚氰酸。它也是被美国法律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但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三聚氰酸只有在大剂量情况下才有致癌的可能;否则,很多国家是不可能允许游泳池使用三聚氰酸的。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2007年加拿大的科学家研究称,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混在一起可能会形成一种晶体,阻碍肾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对此,一些科学家还在进行深入研究。而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也许还有某种尚未被发现的化学物质和三聚氰胺或三聚氰酸起了某种化学反应,生成了某种有毒物质。
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都含有大量的氮元素,能在化验中冒充蛋白质,在食品和饲料中添加它们,就可以让劣质产品蒙混过关。黑心商人也都认为这两种物质毒性很弱,加点没关系。正如“齐二药事件”中的王桂平就曾经在添加二甘醇前自己吃过一勺,觉得没事。可他只是个裁缝,要是他学过一点化学知识就该知道,化学反应及其后果是很难预测的。而利欲熏心的张玉军等人更是用合成法制造并销售了含三聚氰胺的“蛋白粉”600余吨。
“三鹿”东窗事发后,蒙牛集团质量检测一中心副主任刘艳辉听到自家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便“蒙”了,因为前几年刚防住了往奶里掺尿素、掺糊精、掺大麦芽粉末等。面对这一事件,蒙牛为挽救颓势,新增了1亿多元的设备来检测三聚氰胺,直属总部的1000多人经常去各奶站检测原料奶的质量,连运奶的车都装了GPS系统,以防司机串通奶站在途中再往原料奶里加东西。即使这样,刘艳辉还是心有余悸:“要是再出个‘四聚氰胺’可怎么办?”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都是被美国法律禁止入食的化学物质。
B.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都是通过结晶可间接致癌的化学物质。
C.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都是被黑心商人吃过后才加入牛奶的。
D.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吃后致人生病的原因目前已彻底查清。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食品业禁用三聚氰胺,故中国食品业也该禁用三聚氰胺。
B.化学反应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食用三聚氰胺的后果很难预料。
C.黑心商人造假花样翻新,致使质检人员害怕再出“四聚氰胺”。
D.害人的三聚氰胺奶粉使人们付出的生理、心理代价难以估算。

.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来看,到目前为止,三聚氰胺的危害,可以确定的有哪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一切归功于人民
——温家宝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 孙承斌 翟伟 李斌
“本届政府工作走过了4个年头,它告诉我们,必须懂得一个真理,这就是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
3月16日上午11时,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这里会见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真切、简短的开场白,让人们再次领略了总理的赤子情怀。
近一个小时前,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表决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全国人大连续第四次高票通过他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大厅内,鲜花吐艳,灯火辉煌。中外记者用热烈的掌握,向中国总理致意。
会场外,亿万百姓通过电视、广播等,收看、收听着现场直播……
“必须秉持一种精神,这就是公仆精神。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权力。”温家宝的这句话,正是党和政府与人民心心相印的真实写照。
“一个船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面对中外记者,温家宝形象地说明了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的重要性。
“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温家宝话音刚落,掌声立刻响起。
农民工忘不了,在总理的关心下终于讨回工钱;被艾滋病夺去亲人的儿童忘不了,大年除夕温爷爷和他们一起吃饺子、迎新年;建筑工人、乡村医生、出租车司机忘不了,中南海向基层群众敞开了大门,总理把他们请进会议室,听取对政府工作的意见……
“我们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就需要解决民生问题。”温家宝如是说。
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实施积极就业政现,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温家宝掰着手指,各中外记者一一阐述当前应加快解决的4个重点民生问题。
从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到出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具体政策;从实现城市困难群众的应保尽保,到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农村1.5亿孩子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到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清单”,清晰地记录了本届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不懈努力。
时间在飞逝,答问仍在热烈进行……
政治、经济、社会、内政、外交、国防,近两个小时里,温总理对11个问题一一坦诚作答。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必评功摆好。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忧患。”面对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绩,温家宝十分冷静。
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在分析中国经济面临的几大问题后,温家宝坚毅地说,任务“虽然十分艰巨,但是我们抱有信心”。
直面挑战,毫不退缩。总理坦诚、自信的回答让在场的中外记者频频点头。
信心来自人民,力量来自人民。会前,网民向总理提的问题超过了100万条,点击人数超过2600万人次。正如温家宝所说:我从群众的意见中感受到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
“总理的心究竟离我们有多近?他在思虑什么?”招待会前,一位网民向总理“提问”。
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温家宝以自己的真情告白,向人们作出了郑重回答……
(选自2007年3月17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一个船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请分析这句话的含意和表达作用。
答:
.孔子曾说“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通过本文的引用和介绍,你看到怎样的一个总理形象?
答:
请简要分析本文结尾的特点与作用。
答:
.温总理在解释“快乐”的含义时引用了艾青的一句诗“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联系你的体会,谈谈温总理所说的“快乐”的内涵。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