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而农田日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厂,必然之势也。” |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等地 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1974年初至同年6月,“批林批孔”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其影响有( )
①在历史研究领域和社会伦理道德方面造成混乱②搞乱了人们的思想③使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以来出现的各方面工作好转的情况又遭到挫折④为“四人帮”反周“组阁”阴谋大造舆论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新文化运动期间,儒家思想遭到了自产生以来最猛烈的批判。在反对“旧道德”中,鲁迅先生批判的最为猛烈的是( )
| A.儒家“仁”的主张 | B.程朱理学 |
| C.封建礼教 | D.君权神授 |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
|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
| C.给西方基督教披上儒学的外衣 |
| D.遵循孔子思想进行社会改革 |
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是( )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但又说“贵贱有序”。墨子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 A.所处时代不同 |
| B.代表的阶级不同 |
| C.学术思想不同 |
| D.谈论的问题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