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牟道中
(宋)陈与义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有人曾用“奇趣”评论这首诗,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满庭芳①苏轼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②,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注:①元丰七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邻里友人纷纷相送,苏轼作此词以告别。②元丰三年闰九月,元丰六年闰六月,故为“再闰”。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题。
卜算子·旅雁
朱敦儒①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②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 ①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②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得短箭。
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
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有紫气,识宝之人挖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有版本将首联的“嗟”字作“闻”字,你认为好不好?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 ①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词人的青壮年时期是在徽宗朝度过,期间蔡京、王黼先后当道。此词作于南渡前。②清都:天帝之宫阙。
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找出不少于三种加以分析。
全词之眼,在“疏狂”二字,请分析其是如何统领全词的,词人“疏狂”的实质是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好吗题。(4分)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