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14.5°N、15°E)海拔约300米。回答3—4题。在该地降水由多变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
B.亚洲高压逐渐形成,势力逐渐增强 |
C.北美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
D.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盛行西南风 |
该地8月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比4月少,主要是因为8月该地 ( )
A.正午太阳高度小 |
B.昼长比4月短 |
C.受信风控制,多阴雨天 |
D.受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 |
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
C.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
某学校开展课外活动,主题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如果你选取了《宋太祖、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不同点》为突破口,下列选项中你最有可能选择的正确答案是
A.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 B.直面中央对地方的威胁问题 |
C.设立管理地方财政的官员 |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上述材料说明
A.唐朝中央审议机构是中书省 | B.唐朝中央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 |
C.唐朝中央执行机构是门下省 | D.唐朝中央决策机构是尚书省 |
临淄是先秦、秦汉时期著名的大都会。在这里出土过“齐国钟官长”印(为掌管钱财之官)、“齐铁官长”印、“齐铁官丞”印,及西汉初年带有“淄川王”、“胶西王”等字样的传世印泥(古时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的泥块印章)。这些发现可以印证西汉时()
A.官营手工业发展的盛况 |
B.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 |
C.在各地设立封国的史实 |
D.已经发明印刷术的推论 |
下列机构的设置,体现了通过分化事权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①汉朝设置“中朝” ②唐代设置三省六部③宋代设置“二府三司”④元朝设置中书省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