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进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 A.指南针 | B.印刷术 | C.火药 | D.造纸术 |
有学者认为:苏联和东欧模式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无法化解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该观点反映出()
| A.全球化趋势对各国经济模式具有制约作用 |
| B.经济体制改革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
| C.外部环境对本国经济发展模式起决定作用 |
| D.中央集权体制和国有化政策阻碍世界经济发展 |
二战后,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方针:“第一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包括我国、加拿大及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在内,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一方针反映出英国在欧洲一体化初期的态度是()
| A.冷漠 | B.热情 | C.排斥 | D.徘徊 |
截止2015年4月15日,申请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多达57个,申请国遍布全球五大洲,包含了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中国在亚投行的份额将占30%-40%,成为亚投行最大股东。这表明()
| A.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终结 |
| B.多极化的世界进一步发展 |
| C.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 |
| D.国际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 |
1970年,毛泽东提出中央各部门要实行“虚君共和”,“中国很统一,但经济发展慢,欧洲不统一,但经济发展快。还是虚君共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调整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作为重点 |
| B.主张扩大地方政府和企业自主权 |
| C.跳出了“一放就乱”和“一统就死”的怪圈 |
| D.强化统一领导和中央集权的原则 |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
| C.国民经济的调整 |
|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