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才选拔、管理、任用,是一国政治文明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回答1-3小题
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得人才者,得天下。商鞅在秦国变法,着重选拔、储备的人才是
A.能征善战的兵将,从行伍中选拔
B.经济发展的能人,能提高耕织技术水平的技术人才
C.熟读儒家经典,有经邦济世管理国家的人才
D.文学之士,能舞文弄墨,制造变法舆论的文士
2.康有为办万木草堂、梁启超办时务学堂与洋务派近代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目的上不同的是
A.推进向西方学习,培养熟悉西方文化的实用人才
B.传授优胜劣汰思想,为维新变法运动做准备
C.学习西方工艺技术,培养企业和外交人才
D.为青年传输民主共和思想,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
3.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参见图7),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①当年夏天,全国高考报名的青年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 ②恢复高考,揭开了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序幕 ③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恢复工作,抓全国教科文工作的成就之一 ④中国社会在动乱之后,重建社会公平的努力之一,为改革开放准备了人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9 世纪中期的亚洲,出现两类不同的民族运动,即日本为一类,日本以外的国家为一类。决定这种不同的是
①国内经济结构变化的不同;②国内阶级和政治力量对比的不同;
③对近代资本主义的态度不同;④以往的社会制度不同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是凭借经济、军事实力向外扩张的 |
B.都是以刀枪火炮和廉价的商品为工具进行扩张的 |
C.到19世纪中期,世界领土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
D.扩张的目的是为了占有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俄国1861年改革与美国内战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①解放劳动力②扩张领土③扩大市场④防止国家分裂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均使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取得较快的发展,其相同的政治原因是
A.资产阶级开始扩张 |
B.实现了政局和地域的统一 |
C.封建势力被彻底消灭 |
D.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始和发展 |
俄国1861年改革
A.真正领导者是沙皇 |
B.主要原因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
C.规定农奴可以无偿地获得一块份地 |
D.使广大农奴获得了真正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