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0年3月9日下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22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通过14件;作出2项决议;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4个工作报告,听取审议1个专题调研报告、1个跟踪检查报告;检查3部法律实施情况;办理代表提出的议案518件;决定批准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协定以及加入的国际公约7件;还批准任免一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人民当家作主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新贡献。”
材料二:2010年两会,人大工作报告高调重申“质询权”。吴邦国委员长提出,“今年我们将选择人大代表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依法请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答复问题。”人们希望,被唤醒的“质询权”能在改善民生上更有作为。
材料三: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每96万农村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每24万城市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4∶1。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认真梳理代表议案建议、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并在2009年10月将初审草案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18分)
(1)简述材料一体现了哪些与我国政体相关的知识?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论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不管他自觉还是不自觉,也不管他从事什么职业,理想总是在对他发生着作用。有的人终生为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成为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有的人一生庸庸碌碌,成为人生道路上匆匆来去的过客;有的人甚至阻碍历史的前进,成了遗臭万年的历史罪人。所有这些,都与人们的奋斗目标不同有直接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人们不同理想的必然结局。
材料二: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的向往和追求都能变为现实,只有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备了客观条件的奋斗目标才能变为现实。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息息相关,党的先进性必须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表现。当前涌现出任长霞、牛玉儒、周国知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他们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格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理想信念深深赢得了群众齐声赞颂。为了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中央号召全国共产党员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并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说明在新的历史任务下,共产党员应如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保持自身的先进性。

安徽农大、西北农大几位大学毕业生立志务农,在上海海丰农场创业,承包千亩滩涂,在盐碱地上栽桃树。他们采用嫁接法取代购买树苗,自己动手育苗2万多株,成活率95%以上。根据所学理论精心研制成果树高效杀菌剂——石硫合剂,保护桃树茁壮成长。从育苗、嫁接、修枝、授粉、疏果、打药、摘收,样样农活自己动手,为了摘收好的桃果供应市场,他们在果园中搭简易棚,吃住果林中。
去年,千亩果园喜结初桃,亩产1 000公斤左右。形美、色佳、质优的油桃“08”深受消费者欢迎。为满足消费需求,他们又规划起新的蓝图:扩大果园面积,增加品种,打出品牌,争取更大的效益。
运用所学哲学常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几位大学毕业生是怎样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2)青年学生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因此,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主观世界也就自然地得到了改造。”这种说法对吗?请简要分析。

十六届五中全会举世瞩目,“十一五”规划的建言献策活动更是见证了公众的参与热情,这份热情从最新公布的一份调查便可见一斑。由中华环保联合会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公开征集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和建议大型问卷调查活动结果公布,8万字的《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建议书》汇集了412万公众的智慧与热情。这412万中国公众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包括海外的中国留学生。该意见建议书已报国务院,其中的内容将会被吸纳到“十一五”规划中去。
请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向全社会征求对“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