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三   黄河三角洲移民简史
                                          
——《黄河三角洲移民及其特征》(节选)
(4)春秋时期,黄河三角洲的齐国率先成为中原霸主,其主要因素有哪些?
(5)根据材料三图表,概括黄河三角洲的移民有何特点?
材料四 中国国务院2009年12月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指出,要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
(6)请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说明国家应怎样推进黄河三角洲地区实现上述目标?
材料五 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黄河三角洲的文化产业资源具有独特的人文社会性,有历史人文的积累,有农村民俗文化的绵延,有革命文化的巨变,有工业文化的当代画卷,有戏剧文化的源泉,这些构成不可转移和不能替代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观,是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7)结合材料,运用哲学常识知识分析“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的理论依据。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儒家学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主体部分。孔子所奠定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演变.其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关于强国之道的求问时,指出:“地方百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什么?(3分)
材料二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有关治理国家的方针大计的策问时,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
(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张。(2分)简要指出儒学能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主
要原因。(3分)
材料三“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
子之理。不成元无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却旋将道理入在里面。”
——《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3)宋代的理学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理学的突出特点。(4分)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合会的继续,它协调了列强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尤其是在中国的复
杂矛盾,形成了远东大干洋地区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1)美国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的意图是什么?
(2)为什么说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
(3)简要说—说中国问题的由来。你从华盛顿会议对中国问题的处理中得到了什么认识?
(4)为什么说华盛顿体系是不牢固的?哪一国有可能打破这一体系?为什么?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法国。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下割给别国。”
——《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法国的财产还多得多。美国坚决反对这种无限勒索、杀鸡取蛋的做法,主张既要维持德国经济运转在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
——《历史教学》
材料三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地说:“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困苦的异教徒。”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谈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
——《历史教学》
回答:
(1)劳合·乔治对法国总理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2)美国反对法国提出的对德国赔款的“无限勒索”的原因有哪些?
(3)扼要分析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三国矛盾斗争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请回答:
结合史实论证上述观点的正确性,并总结两次改革给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石窟艺术

图1云冈石窟第20窟大佛图2 敦煌莫高窟彩塑
材料二《全球通史》一书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中说,“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人类社会的发展才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比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包括了国际流通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的全球化,即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起来了。
——卫兴华、林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不同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国古代石窟艺术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请指出图2与图1的不同之处,并据此说明中国对外交往的特点。
(2)简述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是如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迅速发展,有人称其为一把双刃剑,你是怎样理解的?现代中国是如何应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