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 )
| A.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 | B.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 |
| C.曾国藩——孙中山——蔡元培 | D.蔡元培——孙中山——曾国藩 |
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是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 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发展最为迅速的民族工业是:
| A.船舶修造业 | B.面粉业 | C.纺织工业 | D.钢铁采冶业 |
老舍的话剧《茶馆》中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资,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 |
| 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
| 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
甲午战争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 A.西方技术的传播 | B.重农抑商思潮的影响 |
| C.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 D.改良思想的推动 |
不属于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是:
①外资企业的刺激 ②洋务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的保护政策 ④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
|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