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1)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______________处理,除去_______;
(2)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常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
(3)愈伤组织代谢类型_______.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每空1分,共6分)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请回答相关问题。

(1)a有________种,b有________种。
(2)A和B均具有多样性,二者的关系是后者________前者。
(3)细胞内的A和B都可与某些试剂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能与A反应产生紫色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B能被甲基绿染液染成________色。
(4)除了染色体,B还存在于人体细胞的结构中。

(每空1分,共7分)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示例:[1]细胞壁,序号与名称全对才给分):

(1)甲图细胞属于___________细胞,甲图中3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
(2)乙图的细胞中,细胞器膜和[ ] __________、[ ]__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 __________,其组成物质主要是_____ ___。
(4)在细胞内,许多由膜构成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的运输着“货物”,而图乙中[ ]__________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验证“幼嫩叶片可以产生生长素,生长素能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的实验。

材料:如图所示健康植物若干,不含(或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剪刀等
步骤:
①取两盆长势相同的植物,去除顶芽,分别标号甲,乙。
②用剪刀剪去甲盆植物叶片C,在叶柄断口敷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乙不作处理。
③甲乙两植物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叶柄C的情况。
问题:
(1)实验中去掉顶芽有无道理?,为什么?
该同学用叶片C 作研究对象有无不当?,为什么?______
(2)如对不当之处作了修改,该同学可能得到的实验现象是,据此能否验证题干结论?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参与实验,你准备如何完善设计?

(9分)“X”形迷宫(图1)内有红灯和电刺激装置。 当分别按下各臂按钮时,相应臂的红灯就会亮起来,此时该臂不通电成为安全区,另外的臂及中央交界区均在短时间后通电而成为电刺激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______。此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________ (单向/双向)传导。
(2)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号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最可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某适宜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处于________状态(膜电位如图2中a)。受到适宜刺激后,受刺激部位的膜内Na+含量变化趋势如图2中 曲线所示,曲线上升的原因是。请在图2中画出动作电位的曲线。
(4)该实验中的适宜溶液________ (可以/不可以)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

下图示果蝇染色体组成,有眼和无眼是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的。研究者获得一些无眼突变体和单体果蝇类型(该果蝇体细胞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缺少一条),并应用这些材料研究做了系列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已知果蝇Ⅲ号染色体有黑檀体基因,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F1代均为灰体有眼果蝇,说明无眼为_ __性状。将F1代雌雄果蝇相互杂交,F2代表现型为 _________其比例接近于__ __,说明控制无眼的基因不在Ⅲ号染色体上;将无眼基因与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重组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结果_ __,则说明控制无眼的基因极可能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2)为验证(1)的推测,将有眼且Ⅳ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与无眼果蝇杂交。
①若F1表现型为 ,则该基因不在Ⅳ号染色体上;
②若F1表现型为 ,且比例接近于 ,则该基因位Ⅳ号染色体上。
(3)果蝇的单体类型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类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