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授予了美国3名科学家,表彰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作用机理。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大约90%的癌细胞都有着不断增长的端粒及相对来说数量较多的端粒酶。
II.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
![]() |
根据I、II回答下列问题:
(1) 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体积比值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 。
(2) 与①相比,衰老细胞中端粒比①中端粒 ;上皮细胞凋亡是由 控制的;
(3)根据上述内容推测端粒酶的作用是 ,端粒酶的合成要经过 和
过程,由此你对肿瘤治疗有何新的建议? 。
Ⅲ.右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4)一个细胞周期包括 两个阶段,其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是 (用字母回答)。B时期最明显的变化是 的变化。
(5)一个细胞中,具有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的是
时期(不考虑C途径)。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新植株的过程,请回答:
(1)农杆菌的Ti质粒分布在细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图中A表示Ti质粒的__________,切割A需要使用__________。
(2)C→D过程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处理,使D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
(3)培养E需要添加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其目的是诱导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发育为完整植株,培养要求无菌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株组织培养过程中,判断愈伤组织是否产生,依据是看是否产生了____________的细胞。
【生物—生物技术实践】回答有关微生物和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葡萄酒变酸,表面观察到菌膜,造成此现象的生物是____________。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是__________的匍匐菌丝形成的。制作泡菜时,有时坛内会长一层白膜,这是__________繁殖形成的。
(2)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很多,如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斜面接种等方法,虽然这些技术的操作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其核心都是要_______________,来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3)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之后,对其进一步鉴定,要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如果指示剂变红,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4)下图为花粉植株的培育途径
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__的月季花蕾。选择花药时一般通过镜检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此时需要对花粉细胞核进行染色,采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它可以将细胞核染成蓝黑色。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高茎受A控制,基因B是花粉正常发育所需的基因,不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和基因B都是有_________________的DNA片段,都具有__________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复制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A基因的模板链部分序列GTTTGA中一个G被A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UGA、UAG)的序列,突变后的模板序列是____________,这种突变的结果对转录的影响是________。(提前终止、不变、延迟终止)
(3)若在该野生型植物某一受精卵的A、B基因中各插入一个抗虫C基因,则所发育植株的自交后代中(不发生交叉互换):
①若株高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中茎:矮茎=________,则A、B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株高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则A、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6分)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前4年该种群数量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9年调查松鼠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_______型。第______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
(2)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将呈_____ 型曲线增长,从物种之间的关系解释,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
回答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图甲中肾素是肾小球某些细胞分泌的一种酶,能将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成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能刺激肾上腺合成并分泌醛固酮,醛固酮可以促进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
通过图甲分析,临床上若病人大量失血导致血压下降,血液中血管紧张素含量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会表现为血压升高,原因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含量升高,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多,最终导致血容量增加。
(2)正常人体内有一种由肥胖基因编码的多肽类激素(瘦素),可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使体重减轻。瘦素受体基因突变导致体重,此时血浆中瘦素含量最可能(偏高/偏低/正常)。实验表明瘦素还能作用于下丘脑的相关神经元调节摄食行为,其作用过程如图乙。图中共有条反射弧,若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抑制,则突触后膜接受这种递质后的内外膜电位是。
(3)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研究表明环境激素可沿着传递进入人体,被靶细胞接受后干扰精子生成,从而使人的生育能力降低。有的环境激素可使精子DNA分子发生断裂和DNA片段丢失,使精子出现(填变异类型),造成精子畸形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