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下面各项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
| B.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的颁布 |
| 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 |
| 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 |
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
|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
|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
|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
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①陪审法庭是雅典司法机关
②法庭判决完全摒弃证据而是仅凭情感
③法庭审判聘请律师已成惯例
④法官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 |
下列图示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雅典享受民主的主体范围逐渐扩大 |
| B.雅典逐步重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 |
| C.雅典的监督保障机制逐渐进步完善 |
| D.雅典对公民权的限制逐渐有了松弛 |
亚里士多德曾说:“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当的治理。”这说明()
| A.希腊城邦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 B.当时的希腊城邦总人口没有超过十万 |
| C.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不适合古希腊 |
| D.城邦制符合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