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理解为对教会某些弊病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
| A.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 |
| B.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运动实质 |
| C.宗教改革是因为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 |
| D.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 |
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 A.中共八大 | B.中共十四大 |
| C.中共十二大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 |
|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 |
| 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
|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
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年代 |
1953 |
1954 |
1955 |
1956 |
1957 |
1958 |
| 增长率(%) |
30.2 |
16.2 |
5.6 |
28.2 |
11.4 |
66 |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 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 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 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
其中1896-1911年应是
| A.4.6个 | B.3个 | C.2.5个 | D.0.55个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