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 )
A.民主共和 | B.改良维新 | C.暴力革命 | D.君主专制 |
明末思想家李贽的进步思想有
①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②提倡以史为鉴
③鞭挞统治者推崇的程朱理学④提倡经世致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大一统”思想 |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
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 |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 |
古代有一个书生带着《四书章句集注》上京城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
A.隋朝 | B.北宋 | C.元朝 | D.明朝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天人感应”理论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
A.儒、道、墨、法 | B.道、法、墨、儒 |
C.法、儒、道、墨 | D.墨、儒、法、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