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探讨了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图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
1925-1927年 |
1928-1932年 |
1933-1937年 |
年均粮食产量(万吨) |
7527 |
7360 |
7290 |
A. |
地广人稀 |
B. |
自然灾害频发 |
C. |
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
D. |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
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A. | 奴隶贸易的兴起 | B. | 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
C. | 内燃机的应用 | D. | 垄断组织的形成 |
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歌谣唱道:"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化为图景就成了图所示漫画,它表达的政治理念是
A. | 平等 | B. | 自由 | C. | 人权 | D. | 博爱 |
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A. | 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 B. | 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
C. | 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 D. | 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
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 | 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 B. | 促成了" 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
C. | 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 D. | 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