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6月,谷歌中国网站因传播低俗信息被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公开曝光。2010年1月12日,谷歌宣称因不满中国的网络监管,意欲关闭谷歌中国网站。“谷歌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网民发帖发表自己的观点。某校高三(1)班同学商定开展以“抵制网络低俗之风,构建文明网络环境”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境一:同学们从网民的发帖中了解到,目前人们对“谷歌事件”的评价众说纷纭。有的网民说,人有获得信息自由的权利,互联网应该是一个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新媒体;也有的网民说,中国政府通过加强对网络的监管,限制外国在华投资企业的发展来维护本国利益,是正义的。
(1)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评析上述两种观点。
情境二:同学们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中国网民已突破3亿人,在上网的年轻人中,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他们班级中就有部分学生经常上网,其中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
(2)请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对这些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的学生进行疏导。
情境三: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期间,公安部、新闻出版署等九部委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的专项活动。为响应这次行动,同学们决定走出校园,面向社会组织一次“抵制网络低俗之风,构建文明网络环境”的宣传活动。
(3)请你为他们的活动设计一个行动方案。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实施这一行动方案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6月3日,广州3岁女童琪琪肚子卡在4楼防盗网,湖北打工青年周冲立即徒手爬窗将挺举,经众街坊全力帮助,女童安全获救,众亲切的将周冲称为“托举哥。
周冲英勇救人的事迹传遍了广州,感动了全国,共青团广东省委授予他“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继周冲之后,类似“托举哥”的事迹在宁波等地不断涌现,从“托举哥”周冲,到时“夺刀侠”黄兆景,到时“最美司机”吴志宏,再到美 教师张丽莉……在感动我们的同时,理激起社会公众的善良情怀,推动了社会走向温暖和美好。
(1)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托举哥”事迹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关知识分析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某省“十一五"期问地区生产总值和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统计表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为主要标志的美丽中国,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意义非凡.自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以来.举国上下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掀起了一场持久的生态革命攻坚战:很多政协委员深入工厂、企业调研.提交议案,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不少人大代表更是心系群众.身体力行.为民请命:在街道.社区,村落群众自发参与生态社区,村落创建活动,国务院通过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广西杜族自治区等地也结合该省实际制定和完善屯相关资源环境经济政策和法规。
(1)材料一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党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的经济意义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掀起生态革命攻坚战做法的依据

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温州市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暂行规定》的文件精神,温州地区按照“小政府大服务大社会”理念,着手开展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工作,形成了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机制。社区为这些组织提供了专业服务平台,目前温州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新模式,社区居民在这个中间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请你运用“人民民主专政”和”民主管理”的有关知识说明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义?

2013年7月23日,第五届中国刘伯温文化节开幕式暨“太公祭”秋祭大典在文成县南田镇举行。“太公祭”是存续在南田镇以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为对象的家族及地方先贤祭祀礼仪习俗,今年已是702周年。此次刘伯温文化节开幕式暨“太公祭”秋祭大典在保持太公祭的原汁原味同时,结合时代做出了内容与形式的适度调整,共分“盛世鼓乐 祥龙飞天”、“恭读拜文 乐舞告终”、“行礼施拜 敬献花篮”、“祭祀先祖 守望非遗”四个篇章。刘氏族人以及各界人士与海内外游客几千人参加了这一活动。文成县委书记汪驰在开幕式上表示要使刘伯温文化的研究与当地的经济、产业、文化发展有机结合,从而将其发扬光大。
材料是如何体现“传统文化的特征”的。

电脑运行中热量如何散发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历经四年,2013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世界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生长了高质量的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有效解决了电脑运行中散热的问题,从而可能推进信息技术巨大的突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称赞这一发现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做出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证明了中国人是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
结合材料,运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