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I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示意圈,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优势主要是                
(2)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可被          分解,产生的水、二氧化碳、无机盐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若蛇的食物有1/5来自蛙,4/5来自鼠,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耗植物      kg;农田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捕食与被捕食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4)若要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利用的方法应是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          (K或K/2)值。
II在2008年8月召开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以51枚金牌在金牌榜遥遥领先,据悉这和我国运动员采用了高原体能训练这一特殊训练方式密切相关。高原体能训练能提高运动员在缺氧环境下的运动能力。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内的乳酸绝大部分必须在肝细胞中转变成丙酮酸,丙酮酸可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也可以形成新的肝糖或葡萄糖,极少量的乳酸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随尿排出。  
(1)某运动员刚到高原时,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呕吐、全身疲倦、肌肉酸痛等症状。此时,该运动员血浆成分中,含量明显增高的物质X是         。产生物质X的生理过程的反应式是                             。经过调整和训练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该过程与血浆中含有                             有关。
(2)某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训练,从他的腿部肌肉细胞
中检测出三种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右图。其中代表X物
质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
(3)运动员激烈运动后,会出现肌肉酸痛。若做轻微
调整性运动,能较快消除疲劳;若用热毛巾敷肌肉,有助于缓解肌肉的酸痛。请解释运动后肌肉酸痛的原因和做轻微凋整性运动、热敷利于恢复的原理。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研究人员用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的叶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试分析回答:

(1)指示剂使用麝香草酚蓝,其变色范围是:pH=6.0呈黄色,pH=7.0呈墨绿色,pH=7.6呈蓝色,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实验开始时指示剂颜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实验完成后指示剂颜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绿色

则试管①指示剂变蓝的原因是
试管③指示剂变黄的原因是
②和④试管在该实验中起作用。
(2)能进行图一反应的是试管(填字母)的叶片, 图一中的A、B、C依次代表
,图三表示该叶片的一个叶肉细胞,则图中不该有的箭头是。(填字母)。该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3)若图二是在浓度为0.1%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得的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浓度改用0.3%时重新进行上述实验,在图二中画出其变化的曲线。
(4)下图曲线表示在4种实验条件下测定的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①0.10%CO2,温度在300C  ②0.10%CO2,温度在200C
③0.03%CO2,温度在300C④0.03%CO2,温度在200C
由实验结果分析得出:   都能影响光合速率
P点的限制因素是        
(5)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空气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为相对值)。请据其分析回答:

CO2 O2
温度

0.1%

1.0%

3.0%

10.0%

20.0%

40.0%
3℃
6.2
3.6
1.2
4.4
5.4
5.3
10℃
31.2
53.7
5.9
21.5
33.6
32.6
20℃
46.4
35.2
6.4m
38.9
65.5
67.2
30℃
59.8
41.4
8.8
56.6
100
102
40℃
48.2
17.3
7.1
42.4
74.2
73.5


该实验数据是在试管所示实验环境条件下测得的。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    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6)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
(7)就表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温度、氧含量分别为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

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X染液
线粒体
C
菠菜叶
清水
叶绿体
D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Y染液
DNA、RNA在
细胞中的分布
E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清水、Z溶液
质壁分离与复原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2)A组实验的目的是,50%酒精的作用是
(3)B组实验的X染液是, D组实验的Y染液是,E组的Z溶液为
(4)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
(5)上述各实验中,一定需保持细胞活性的是

(7分@m)下图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在“[]”内填序号)

(1)结构①是系统的边界,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还有图二所示的功能。
(2)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3)该细胞无氧呼吸在[m ] 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进行。产物是
(4)将该细胞用甲基绿染色后,呈绿色的细胞结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为研究细胞内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

右图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1)容器A中放置的是动物器官或组织。它一般取自
(2)容器A的动物器官或组织首先要进行的处理是,然后用酶处理,这是为了使细胞分散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3)培养首先在B瓶中进行。瓶中的培养基成分有等。到这时的培养称为
(4)为了把B瓶中的细胞分装到C瓶中,用处理,然后配置成,再分装。这种培养称为_________________。
(5)在C瓶中正常培养了10~50代,细胞增殖缓慢以至于完全停止,少数细胞__________发生变化,获得不死性。

右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除去_____________;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
(2)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_______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3)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__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同于植物细胞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所形成的D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B淋巴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___________,注射后小鼠身体产生了相应的____________生成了___________。图中B为_________________。
(5)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___种(只考虑两两融合),用来培养的D的细胞应该是_____________。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用特定的_______________培养,再用专一抗体检验阳性,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获得的单克隆抗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