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鲶鱼效应”是渔民发现的一种使捕获的鱼保持鲜活的方法,通常打捞到船舱里的鱼时间一长容易萎靡不振,死亡率高,而放入几条凶猛的鲶鱼,就把整个鱼群激活了。 “鲶鱼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A.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纽芬兰岛的鳕鱼,因被过度捕捞而数量急剧下降。科学家发现,对鳕鱼的过度捕捞改变了鳕鱼的进化过程,导致了鳕鱼的早熟,使其形体变小、品质降低。鳕鱼“被早熟”体现了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可违背②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iPhone5手机一上市,就掀起了人们的抢购热潮,除了打电话外,人们还可以利用它宽带上网、视频通话、玩网络游戏、收发邮件、传输音像、收看网络电视等。这说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新的事物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必须创造规律促使现有事物的变化发展
④人们可以创造一定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的专家黄迪颖研究员及其团队,利用在中国内蒙古宁城县道虎沟中侏罗统九龙山组(距今1.65亿年前)的13块新的恐怖虫化石,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惊人恐怖虫的秘密:“恐怖虫”并非吸附于恐龙的寄生虫,而是一种特殊的蚊子。黄迪颖戏称恐怖虫其实是“一只”蚊子和科学家开的玩笑,该项研究成果于2013年2月21日在世界顶级期刊《nature》杂志的网络版上发表。这说明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规律
③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现实条件的制约去认识事物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描述事物也喜用“极好”、“真真”等词,瞬间,“甄嬛体”红遍网络。从意识的本质来看,“甄嬛体”语言来自于

A.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
B.人们的想象,因为谣言是不属实的错误意识
C.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塞尔日.罗什和大卫. J .维因兰德,他们分别独立发明并拓展了在保持单个粒子量子力学特性的前提下,测量和操纵它们的方法,开辟了量子物理学的新时代,为制造新型超髙速基于量子物理的计算机迈出了第一步。这表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