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遗传化研究的各个方面,而且它是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而被测序的一种动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_________条染色体。
(2)下图为果蝇I、II两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反交的结果:
组别 |
正交 |
反交 |
甲 |
♀野生型×♂突变型I→野生型 |
♀突变I×♂野生型→野生型 |
乙 |
♀野生型×♂突变型II→野生型 |
♀突变II×♂野生型→♀野生型、♂突变型II |
甲组的正交与反交结果相同,则控制果蝇突变型I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__性遗传;乙组的正交与反交结果不相同,请分别写出乙组正交与反交两亲本的基因型(基因用W、w表示)。
正交:__________;反交:___________。
(3)果蝇灰身和黑身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现将纯种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产生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则F3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
(4)已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等位基因。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欲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设计杂交试验方案并说明推导过程。
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简图,请分析回答:
(1)A图所示细胞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 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B图所示细胞中有________个DNA分子,有_____条染色体。
(3)C图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有_______条染色体
(4)若该生物体的基因为Dd,则D与d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图所示时期。
(5)在该生物的卵巢中能否找到B图?________。
(6)A、B、C三图中所含的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DNA的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⑥是__________。
(2)图中的碱基对之间的虚线表示________键。
(3)已知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中(A+G)/(T+C)=M,则在另一条互补链中上述比例为__________;在整个DNA分子中上述的比例为__________。
(4)若在一单链中,(A+T)/(G+C)=N时,则在另一互补链中上述比例为__________。在整个DNA分子中上述比例为__________。
下图是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时用到的人工异花传粉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花的结构上分析,孟德尔选用豌豆做杂交实验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豌豆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2)做图中人工去雄操作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工去雄后,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对杂交实验的影响,必需要做的一步操作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孟德尔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科学地运用了统计学的原理,请问其统计的后代来自于图中的哪一个亲本产生的种子?______________。
(5)人工传粉的目的是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体细胞中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_________。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
多样的基因型,主要是在基因突变过程中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中的_______
而形成的,从而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2)随机从种群中抽取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
aa(黑身)5只,请问A基因频率为________
(3)通过果蝇和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等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在生物进化过程中,_____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右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病遗传(为伴X的隐性遗传病)的图解。图中除男孩III3和他的祖父I4是红绿色盲外,其他人视觉都正常。
(1)III3的基因型是,III2的可能基因型是。
(2)III3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I代中的,其基因型为;
(3)III 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