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就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为民作主。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辨析评析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以来,许多政府部门开通微博,问政、问计于民,大批网民登陆微博,反映民情、民意。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传播方式,微博在多起公共事件和公共讨论中,充分展现其及时传播信息、快捷发布言论和反馈舆情的功能。但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也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
(1)运用国家机关和民主政治的知识回答,我国政府部门为什么要开通微博问政、问计于民?
(2)抵制网络谣言,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需要国家机关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从法制建设的角度看,国家机关应该如何抵制网络谣言,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2012年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做好四季度的各项工作,要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施好扩大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2006年
2008年
2010年
年均增长
GDP(亿元)
216 314
314 045
397 983
11.2%
财政收入(亿元)
38 760
61 330
83 080
21.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元)
11 759
15 781
19 109
9.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元)
3 587
4 761
5 919
8.9%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态势。
(2)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注重“富民”的经济意义。
(3)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富民”的途径与措施。(10分)

2011年下半年以来,中小企业面临信贷紧、成本涨、订单减少等多种困难。很大一部分企业正经历着生产经营的“大萧条”。中小企业的命运问题成为媒体的热门话题。
话题一 中小企业与“用工荒”
“用工荒”主要表现在企业招工难、用工成本大幅上升。由于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减少、供给结构中第二代农民工比重增加、作用于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利益所形成的流出地“推力”和流入地“拉力”弱化。
(1)有人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请你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4分)
话题二 中小企业与高成本
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一个高成本时代,利率、汇率、税率、费率“四率”,薪金、租金、土地出让金“三金”,原材料进价和资源环境代价“两价”,这九种因素叠加推动企业成本直线上升,企业利润空间急剧减小,大量微小企业甚至处于亏损状态。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请你为企业如何应对高成本出谋划策。(10分)

某市五年来城乡生活变化情况

指标
单位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 366
2 476
2 622
2 936
3 25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 860
7 703
8 472
9 422
10 493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47.7
46.2
45.6
45.2
45.0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38.2
37.7
37.1
36.9
36.5

注: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之间是小康;40%~20%之间是富裕。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4分)
(2)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说明,上述变化对该市社会生产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