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可能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
|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
|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
| D.种群密度为d时,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
|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
|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
| D.自然界中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
如图是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
| B.愈伤组织的分化产生了不同基因型的植株 |
| 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中有该过程所利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
| D.抗虫棉有性生殖后代能保持抗虫性状的稳定遗传 |
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基因a与载体结合后导入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下列有关这一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获取基因a的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 |
| B.连接基因a与载体的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② |
| C.基因a进入马铃薯细胞后,可随马铃薯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 |
| D.通过该技术人类实现了定向改造马铃薯的遗传性状 |
有关基因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
| A.限制酶只在获取目的基因时才用 |
| B.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属于人工诱变 |
| C.质粒都可以作为载体 |
| D.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可能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线索 |
人体能将寒冷刺激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到下丘脑,下丘脑通过垂体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传送至各组织,加快细胞代谢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还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由此可见()
| A.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
| B.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同等重要 |
| C.神经调节比激素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
| D.激素调节比神经调节更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