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表1和相关资料,回答14题。
表1:2010年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的数据资料(注:甲、乙分别代表两地的震中)
|
发生时间 (区时) |
震 中 |
震级 |
震源 深度 |
死亡 人数 |
海地地震 |
1月12日16时53分 |
甲:18.5° N,72.5°W |
7.3 |
10千米 |
约30万人 |
智利地震 |
2月27日3时34分 |
乙:35.5°S,72.6°W |
8.8 |
33千米 |
约700人 |
关于两地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死亡人数与震级大小成正比 | B.震源均位于上地幔的软流层中 |
C.两地震中相距约6000千米 | D.均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
读图l5,回答43~44题。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丙、丁 |
C.丙、甲、丁、乙 |
D.丁、丙、乙、甲 |
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类环境问题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近年来,我国在环保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的比重从l990年的76.2%降至2007年的67%。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控制难 |
B.至2007年,我国已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
C.由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在全球变暖问题中我国应负主要责任 |
D.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电能的比重最大 |
阅读材料,回答39—41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l/3。
材料二: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图14)。近些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增长 | B.农业结构调整 |
C.生态退耕 | D.建设用地增加 |
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增长
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⑤ | C.②④⑥ | D.③④⑤⑥ |
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A.人口众多 |
B.山地多,平地少 |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
该表是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36-38题。
年份 |
森林覆盖率 |
耕地面积 |
年降水量 |
气温年较差 |
河流含沙量 |
粮食 平均亩产 |
粮食 总产量 |
1985 |
19% |
333km2 |
520mm |
38℃ |
10% |
205kg |
1.025亿kg |
1995 |
10% |
478km2 |
450mm |
42℃ |
35% |
135kg |
0.97亿kg |
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扩大,单位面积投入劳动力减少 |
B.人口增长过快 |
C.气候发生异常变化,水旱灾害频发 |
D.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
目前,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严重 |
B.水土流失严重 |
C.热带雨林滥伐 |
D.气候异常 |
该生态环境问题对该地区的危害是
A.水土流失加剧 |
B.物种锐减或灭绝 |
C.河湖淤积,洪涝灾害加剧 |
D.土地肥力下降 |
根据图13中信息判断,该图的图例中示意煤炭资源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