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选取了“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火炬传递于2008年3月31
日从北京开始,经过国内外135个城市和地区,8月8日传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会场。火炬在中国境内的传递过程中,经过乌鲁木齐—敦煌—银川—西安四个城市。与上述城市相匹配的景观依次是( )
①大漠深处的丝路重镇 ②民族风情浓郁的西域
名城
③城池壮观的历史古都 ④渠水环绕的塞外江南
|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③—① |
| C.②—①—④—③ | D.④—①—②—③ |
黄河下游地区河流与其他水体的补给关系上确的是()
|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
|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
| C.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
| D.河流水补给大气降水 |
读图(图中箭头代表水流补给方向)回答,箭头a代表的补给现象一般发生在( )
| A.1~2月 | B.3~4月 |
| C.6~7月 | D.11~12月 |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丙两处地貌均由地壳运动形成 |
| B.乙处为背斜成谷 |
| C.丙处为断块山 |
| D.丁处为向斜成谷 |
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
| A.中游落差小 | B.地转偏向力作用 |
| C.河流含沙量大 | D.入海口潮差小 |
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
| A.地壳运动 | B.风化作用 |
| C.侵蚀作用 | D.堆积作用 |
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