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B.自然灾害发生空间不同
C.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D.文化水平不平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1995~2005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的变动趋势。图4为1998~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变化图,读图完成。



读图3,在1995~2005年期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的变化

A.1995年以来持续向南移动 B.总体有向西南移动的趋势
C.1998年以后移动速度较快 D.1998年至2000年有西移趋势

产生这10年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移动趋势的成因可能是

A.西部大开发使西部的能源消费增加 B.“振兴东北”使东北能源消费增加
C.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增长幅度加快 D.西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根据图4,可知

A.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在2000年达到最大值
B.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能源净进口量呈现上升趋势
C.1998~2006年期间我国一直进口能源,没有出口能源
D.图示大多数年份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大于消费总量

下面是我国两地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

图中①、②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唯噶尔盆地

关于图中①、②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M处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潜水埋藏浅
B.N处表示①②两地潜水位高度一定相同
C.M处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潜水水位低
D.与①相比,②地潜水位的季节变化大

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完成题

①②所在洋流环流可能为

A.大西洋环流
B.印度洋环流
C.太平洋环流
D.北冰洋环流

能形成世界性大渔场的洋流是

A.①
B.②
C.③
D.④

③洋流沿岸流经地区气候类型依次为

A.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下图回答10—11题

若GH为赤道,EF为晨昏线,地球公转的某一过程中,θ角不断变大,则()
A 地球公转速度渐快 B 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C 北极地区的极昼或极夜范围扩大 D 全球趋于昼夜平分
若OE、OQ分别为日界线,θ按顺时针方向增大,则()
A图示半球逆时针自转 B OQ地方时为0时
C太阳直射OF经线 D O点附近极昼范围扩大

下图为奥克兰群岛(50º 30'S—50º 55'S、165º 50'E—166º 20'E),2009年11月20日南部约400公里处的奥克兰群岛附近海域发现数座巨大冰山,以每小时1.25千米的速度向新西兰岛漂流而去,读图及资料回答7—9题:

奥克兰群岛的自然特点是()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气候终年温和,冬雨夏干
C.面积约300多平方千米 D.东海岸多港湾,背风少雨

2009年12月1日,冰山改变方向远离了新西兰,使冰山改变方向的动力可能是( )

A.中纬西风 B.东南信风 C.南极环流 D.极地东风

若冰山从南极洲陆缘冰滑落漂流13500千米到达这里,滑落点在奥克兰群岛 ( )

A.西南约120 º B.西南约240 º C.东南约120 º D.东南约240 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