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会给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要深入开展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才能有效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据此回答37-39题。源于西太平洋洋面的台风,当中心移入南海,位于20°N,118°E时,广东沿海地区主要吹( )
A.北风 | B.西风 | C.东北风 | D.西北风 |
广东沿海地区海水养殖面临的主要灾害是( )
①热带气旋(台风) ②寒潮 ③咸潮 ④赤潮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04年6月末至7月初,广东省出现罕见
的大面积持续高温炎热天
气,全省有45个县(市)的最高气温破历史同期记录。造成此次异常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共同影响 | B.人口工业集中导致温室效应强 |
C.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 | D.全球温室效应长期作用 |
读表1和相关资料,回答14题。
表1:2010年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的数据资料(注:甲、乙分别代表两地的震中)
发生时间 (区时) |
震 中 |
震级 |
震源 深度 |
死亡 人数 |
|
海地地震 |
1月12日16时53分 |
甲:18.5° N,72.5°W |
7.3 |
10千米 |
约30万人 |
智利地震 |
2月27日3时34分 |
乙:35.5°S,72.6°W |
8.8 |
33千米 |
约700人 |
关于两地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死亡人数与震级大小成正比 | B.震源均位于上地幔的软流层中 |
C.两地震中相距约6000千米 | D.均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
图5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1—13题。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A.1004 1006 | B.1006 1008 | C.1008 1010 | D.1004 1010 |
在右图中,扬州市的风向是
A.东南风 | B.偏北风 | C.东北风 | D.偏南风 |
在这6个小时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A.台湾岛 | B.珠江口 | C.黄河口 | D.辽东半岛 |
读图4我国某地潜水位埋深与气象要素相关模式图,回答8—10题。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A.潜水位埋深、气温、空气相对湿度 | B.空气相对湿度、气温、潜水位埋深 |
C.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潜水位埋深 | D.气温、潜水位埋深、空气相对湿度 |
该地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 B.华北平原 | C.太湖平原 | D.珠江三角洲 |
当潜水位埋深小于15米时,该地区
A.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 | B.盐碱化加重 |
C.月降水量在50mm到100mm之间 | D.月均温大于0℃ |
图3中甲为北太平洋洋流分布,乙为北太平洋表层海水的溶氧量。据此完成第7题。
关于图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海域等值线密集是因为水深的急剧变化
②B海域在向高纬输送热能
③若加利福尼亚沿岸洋流加强,C海域的溶氧量会减少
A.① | B.② | C.②③ | D.①②③ |
图2中等值线是海洋等降水量线,阴影为黑夜。读图完成4—6题。
A.7:20 | B.19:40 | C.8:40 | D.19:20 |
甲海域比同纬度海域降水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寒流的减湿作用 | B.山地的背风坡 | C.副热带高压控制 | D.厄尔尼若现象的影响 |
当阴影部分面积达一年中最小值时
A.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 B.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期 |
C.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 D.L河处在丰水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