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1处错误 | B.2处错误 | C.3处错误 | D.4处错误 |
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②尼克松总统访华 ③邓小平访问美国④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A.①②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
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向首相柏特曼的一件呈文中称:“在英国的对华商业中心,扬子江区域内,日本是英国最尖锐的竞争者。……这个矛盾可能因中国变乱更为显著。但是,只要英、日同盟要求在新中国有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共同利益将促使其他列强一致行动”。这里的“新中国”是指()
A.中华民国 | B.太平天国 | C.中华人民共和国 | D.南京汪伪政权 |
据1938年4月9日英国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天津至江苏南京的浦口)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道的战役()
A.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 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
C.极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D.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
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科学落后 | B.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 |
C.中国军事的落后 | D.中国无世界知识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行省制 | D.刺史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