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A、B元素的阳离子和C、D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
同的电子层结构,且A的阳离子氧化性比B的阳离子氧化性弱,C的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比D的阴离子所带负电荷多,则A、B、C、D的原子序数大小关系是( )D
A.B>A>C>D B.C>B>A>D C.A>B>C>D D.B>A>D>C
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H-H:436 kJ/mol;Br-Br:200kJ/mol;H-Br:369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2与Br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Br2(g)===2HBr(g) ΔH=-102kJ |
| B.2 L HBr(g)分解成1 L H2(g)和1 L Br2(g)吸收102 kJ的热量 |
| C.1 mol H2(g)与1 mol Br2(l)反应生成2 mol HBr(g)放出的热量大于102 kJ |
| D.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g)与1 mol Br2(g)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Br(g)的能量 |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系数可表示分子个数 |
| B.稀HCl和NaOH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则稀H2SO4和NaOH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 kJ/mol |
| C.1 mol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
| 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既是吸热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以下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①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②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
③原电池工作时所发生的反应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
④加热时,化学反应只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
⑤盐类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⑥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无关。
| A.①②④⑤ | B.①④⑤⑥ | C.②③⑤⑥ | D.①②④⑤⑥ |
一定温度下,容积为2 L的甲、乙两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2(g)+O2(g)
2SO3(g)。达平衡时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 容器 |
甲 |
乙 |
| 反应物投入量 |
2 mol SO2、1 mol O2 |
4 mol SO3 |
| n(SO3)/mol |
1.6 |
a |
| 反应物的转化率 |
α1 |
α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1+α2>1
B.1.6<a<3.2
C.若甲中反应2 min时达到平衡,则2 min 内平均速率ν(O2)=" 0.2" mol·L-1·min-1
D.甲平衡后再加入0.2 mol SO2、0.2 mol O2和0.4 mol SO3,平衡正向移动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1某二元弱酸酸式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B.向NH4HSO4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形成的溶液中:
c(Na+) =c(SO42-) >c(NH4+) >c(H+) > c(OH-)
C.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c(OH-)=c(H+)+ c(HCO3-) + c(H2CO3)
D.用0.1 mol·L-1 CH3COOH溶液滴定0.1mol·L-1 NaOH至中性时:
c(CH3COO-)+ c(CH3COOH)>c(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