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K+、NH4+、Cl-、I- |
B.常温下,pH=1的溶液:Fe3+、Na+、NO3-、SO42- |
C.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Mg2+、Al3+、Br-、SO42- |
D.含0.1mol/LNH4Al(SO4)2·12H2O的溶液:K+、Ca2+、NO3-、OH- |
关于下列四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反应 CO(g)+H2O==CO2(g)+H2(g)的△H>0 |
B.图②内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正、负极通入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 |
C.图③表示分别稀释10 mL pH=2的盐酸和醋酸时溶液pH的变化,图中b>100 |
D.图④可以表示表示2NO2(g)![]() |
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X是形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Y元素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的金属,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 Y < Z< W |
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
C.Y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 |
D.室温下,0.1 mol/L 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 > 1 |
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物质的量多少不同,反应不同(或物质的浓度或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反应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不同)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①锌与18 mol/L的硫酸反应;②浓盐酸与过量的MnO2反应;
③CuSO4溶液与氨水;④过量铜与浓硝酸反应;
⑤Ca(OH)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⑥乙醇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⑦甲酸与新制Cu(OH)2悬浊液;⑧苯与液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A.除②外 | B.②③⑤ | C.①④⑤ | D.①②③④⑤⑥ |
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a2+、NO3-、SO42- |
B.c(OH-)=1×10-13 mol·L-1的溶液:I-、K+、ClO-、SO42- |
C.使甲基橙变为红色的溶液中:Fe2+、K+、Na+、SO42-、NO3- |
D.在无色溶液中:MnO4-、Na+、Mg2+、NO3-、SO32-[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O2溶液中加入MnO2可制得O2,产生2.24L(标况)O2,转移0.4NA个电子 |
B.在52g苯乙烯(![]() |
C.100 mL 12 mol·L-1的浓HNO3与过量Cu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 NA |
D.标准状况下,11.2 L由CH4和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2 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