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下列搭配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 | B.两个凡是——文化大革命 |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 | D.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到和谐 |
《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予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
C.孔子“仁"的主张 |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
A.“信仰即可得救”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
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B.西欧社会的转型 |
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 D.整体世界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