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 B.人口爆炸性增长 |
|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 D.各国间交往密切 |
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书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 A.《海国图志》 | B.《天朝天亩制度》 |
| C.《资政新篇》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 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妥协行为 |
| B.英国侵略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
| C.清政府统治腐败导致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
| D.英国侵略行为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
一个侵略者曾在日记中写道:“庄严华贵之区,且首为高贵朝觏之殿,经此吞灭一切的火焰,都化为云烟了……所有年深日久,精美绝伦的建筑和物品,都一齐牺牲了。”据此分析,他参加的这次战争应该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化战争 |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士德”号对上海进行侦探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天津条约》 | D.《辛丑条约》 |
该图为一位高一学生的漫画,请你分析其意图最有可能是说明()
| A.列强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 B.鸦片危害国民,无力战斗 |
| C.清政府统治腐朽,无视外敌入侵 | D.清政府腐败,导致外敌侵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