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W#W$W%.K**S*&5^U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其年七月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还至赣州,议讨浰头贼,独仲容未下。横水破,仲容始遣弟仲安来归,而严为战守备。守仁岁首大张灯乐,仲容信且疑。守仁赐以节物,诱入谢。仲容率九十三人营教场,而自以数人入谒。守仁呵之曰:“若皆吾民,屯于外,疑我乎?”悉引入祥符宫,厚饮食之。贼大喜过望,益自安。守仁留仲容观灯乐。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门,诸贼入,以次悉擒戮之。余贼奔九连山。山横亘数百里,陡绝不可攻。乃简壮士七百人衣贼衣,奔崖下,贼招之上。官军进攻,内外合击,擒斩无遗。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而大学士杨廷和与王琼不相能。守仁前后平贼,率归功琼,廷和不喜,大臣亦多忌其功,因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已,论功封特进光禄大夫,岁禄一千石。时已丁父忧,屡疏辞爵,乞录诸臣功,咸报寝。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姿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内外合击,擒斩无遗遗:遗漏。
B.屡疏辞爵,乞录诸臣功,咸报寝寝:止息
C.疏乞骸骨,不俟命竟归俟:获得。
D.与论朱子格物大指指:意思,意图。

下列全都能表现守仁“善于用兵”的一组是
①顾益好言兵,且善射 ②守仁至,W#W$W%.K**S*&5^U亲率锐卒屯上杭 ③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 ④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门,诸贼入,以次悉擒戮之 ⑤守仁赐以节物,诱入谢 ⑥守仁前后平贼,率归功琼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王守仁被兵部尚书王琼赏识擢拔,镇抚南、赣一带;进兵大庾、大破贼兵之后,上疏要求增加兵权,以方便进一步的行动。
B.王守仁在赣州征讨浰头盗贼的时候,没有正面进攻,而是用计诱敌入城,一一擒戮;最终擒获余贼,也同样是设计成功。
C.守仁回到朝廷以后,因为归功于王琼而为杨廷和所不喜,同时又因为功高而遭到其他大臣的嫉妒。
D.守仁十七岁那年即与娄谅讨论朱子的格物致知之学;贬谪龙场之后,悟到格物致知之学应从内心而非外物而来。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皆吾民,屯于外,疑我乎?
(2)乃简壮士七百人衣贼衣,奔崖下,贼招之上。
(3)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贫儿学谄
嘉靖间,冢宰严公,擅作威福。夜坐内厅,假儿义子,纷来投谒。公命之入,俱膝行进。进则崩角在地,甘言谀词,争妍献媚。公意自得,曰:“某侍郎缺,某补之;某给谏缺,某补之。”众又叩首谢。起则左趋右承,千态并作。
少间,檐瓦窣窣有声。群喧逐之,一人失足堕地。之,鹑衣百结,痴立无语。公疑是贼,命付有司。其人跪而前曰:“小人非贼,乃丐耳!”公曰:“汝既为丐,何得来此?”丐曰:“小人有隐衷,倘蒙见宥,愿禀白一言而死。”公许自陈。曰:“小人张禄,郑州人,同为丐者,名钱秃子。春间商贾云集,钱秃所到,人辄恤以钱米。小人虽有所得,终不及钱。问其故。钱曰:‘我辈为丐,有媚骨,有佞舌。汝不中窾要,所得能望我耶?’求指授,钱坚不。因思相公门下,乞怜昏夜者,其媚骨佞舌,当什倍钱。是以涉远而来,伏而听,隙而窥者,已三月矣!今揣摩粗就,不幸踪迹败露。愿假鸿恩,及于宽典。”
公愕然,继而顾众笑曰:“丐亦有道,汝等之媚骨佞舌,真若辈之师也!”众唯唯。宥其罪,命众引丐去,朝夕轮授,不逾年,学成而归。由是张禄之丐,高出钱秃子上云。
铎曰:“张禄师严冢宰门下,若严宰门下又何师?曰师严宰。前明一部百官公卿表,即乞儿渊源录也。异哉张禄,乃又衍一支。”
(选自清沈起凤《谐铎》)
【注】①冢宰严公:吏部尚书严嵩。②崩角:指叩头。③鹑衣:喻指衣衫破烂。④窾(kuǎn)要:要害或关键之处。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鹑衣百结烛:灯烛
B.命付有司执:捆绑
C.人辄以钱米恤:救济
D.钱坚不许:答应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俱膝行进②来记之者已少
B.①人辄恤钱米②使工药淬之
C.①当什倍钱②亦将有感斯文
D.①因宥其罪②击沛公于坐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严嵩门下“媚骨佞舌”的一组是
①俱膝行而进②某侍郎缺,某补之
③起则左趋右承,千态并作④群喧逐之
⑤真若辈之师也⑥命众引丐去,朝夕轮授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禄向同为乞丐的钱秃子请教乞讨的诀窍,钱秃子不肯传授。张禄于是赶到京城,通过向严嵩门下众官学习谄媚之术来提高自身的技能。
B.众官为讨好严嵩,一个个甜言蜜语,丑态百出,这些都被张禄暗中看在眼里。就在他揣摩三月快要学成时,不慎在一天晚上败露了踪迹。
C.听了张禄的陈述,严嵩不仅宽恕了他,还让众官轮流传授他谄媚之术。结果张禄不仅乞讨的本领超过钱秃子,后来还成了众官中的一员。
D.作者认为严嵩门下众官的媚骨之术正是学自严嵩本人。文章通过贫儿学谄这样一个荒唐可笑的故事,辛辣嘲讽了以严嵩为代表的谄媚小人。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人有隐衷,倘蒙见宥,愿禀白一言而死。《贫儿学谄》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铁笛道人自传
杨维祯
铁笛道人者,会稽人,祖关西出也,初号梅花道人。会稽有铁崖山,其高百丈,上有萼绿梅花数百植。层楼出梅花,积书数万卷,是道人所居也。
泰定间,《春秋》经学擢进士第,仕赤城令,转钱清、海盐,皆不其素志,辄弃官。将妻子游天目山,于宛陵、毗陵间。害中、云间山水最清远,又自九龙山涉太湖,南沂大小雷泽,访缥缈七十二峰。东抵海,登小金山,脱乌巾,冠铁叶冠,服褐毛宽博,手持铁笛一枝,自称铁笛道人。
铁笛得洞庭湖中,冶人缑氏子尝掘地,得古莫邪,无所用,镕为铁叶,筒之,长一尺有九寸,窍其九,进于道人。道人吹之,窍皆应律,奇声绝人世。江上老渔狎道人,时时唱《清江》《欸乃》,道人为作《回波引》和。乃自歌曰:“小江秋,大江秋,美人不来生远愁,吹笛海西流。”又歌曰:“东飞乌,西飞乌,美人手弄双明珠,几见乌生雏。”城中贵富人闻道人名,多栽酒道人所,闻笛。道人为一弄毕,便卧遣客,即客不去,卧吹笛自如也。尝对客云:“笛有《君山古弄》,海可养,蛟龙可呼,非钧天大人不发也。”
晚年,同年友有以遗才白于上,用玄纁物色道人于五湖之上,道人终不起。道人性疏豁,与人交无疑二。虽病凶危坐,不披文则弄札翰,或理音乐。素不善弈、画,谓弈损闲心,画为人役,见即摒去。……其文有惊世者,有《三史统论》五千言,《太平纲目》二十策,《历代史钺》二百卷,诗有《琼台曲》《洞庭杂吟》五十卷。藏于铁崖山云。
(二)杨廉夫维祯墓志铭
宋濂
天台多黠吏,凭陵气势,执官中短长。先以饵钩其欲,然后扼吭,使不得吐一语,世号为八雕。君廉其奸,中以法。民方称快,其党颇蚓结蛇蟠,不可解,君卒用是免官。久之,改钱清场盐司令。时盐赋病民,君为食不下咽,屡白其事江浙行中书,弗听;君乃顿首涕泣于庭,复不听;至欲投印去,讫获减引额三千。俄相继丁外内艰,……自是不调诠曹者十年。会有诏,修辽金宋三史,君作《正统辨》千言,大司徒欧阳文公玄读之,叹曰:“百年后,公论定于此矣。”将荐之,又有沮之者。
注:①玄纁:黑色赤色的币帛,是天子聘征所用的东西。②廉夫:杨维祯字廉夫。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不其素志信:通“伸”,伸展
B.于宛陵、毗陵间放:纵情
C.闻笛幸:侥幸
D.时盐赋民病:损害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春秋》经学擢进士第②久之,能足音辨人
B.①道人为作《回波引》和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
C.①先以饵钩欲②郯子之徒,贤不及孔子
D.①君乃顿首涕泣庭②因击沛公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维祯有才学的一组是
①以《春秋》经学擢进士第②东抵海,登小金山
③得古莫邪,无所用,镕为铁叶④用玄纁物色道人于五湖之上
⑤时盐赋病民,君为食不下咽⑥君作《正统辨》千言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维祯把铁笛说成是古铁所铸,吹奏起来可引动蛟龙和神仙,给文章抹上一层传奇色彩。
B.杨维祯本抱有用世之志,却一直仕途失意,只得沉醉在怡然自得的悠闲生活之中。
C.杨维祯在任上尽职尽责,为民请愿,甚至不惜得罪权贵,因此他的仕途异常坎坷。
D.在自传中,杨维祯详叙自己的身世,突出自己旷达的个性和在学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道人吹之,窍皆应律,奇声绝人世。
②道人为一弄毕,便卧遣客,即客不去,卧吹笛自如也。
③君廉其奸,中以法。民方称快,其党颇蚓结蛇蟠,不可解,君卒用是免官。

文言文阅读
郑岳,字汝华,莆田人。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刑部主事。董天锡偕锦衣千户张福决囚,福坐天锡上,岳言其非体。且言:“纠劾非镇监职,而董让行之。太常本礼部属,而崔志端专之。内外效尤,益无忌惮”。忤旨,系狱。尚书周经、侍郎许进等救,不听。赎杖还职。寻进员外郎。许进督师大同,贵近恶其刚方,议代之。罢职总兵官赵袴谋起用,京军屡出无功。岳言进不可代,袴不可用,京军不可出。朝论之。
迁湖广佥事,归宗籓侵地于民。施州夷民相仇杀者,有司以叛告。岳擒治其魁,余悉纵遣。荆、岳饥,劝富民出粟,驰河泊禁。属县输粮远卫,率二石致一石。岳以其直给卫,而留粟备振,民乃获济。
正德初,擢广西副使。土官岑猛当徙福建,据田州不肯徙。岳为奏改近地,猛乃请自效。寻改广东。迁江西按察使,就迁左布政使。宸濠夺民田亿万计,民立砦自保。宸濠欲兵之,岳持不可。会提学副使李梦阳与巡按御史江万实相讦,岳承檄之。梦阳执岳亲信吏言岳子澐受赇欲因以胁岳宸濠因助梦阳奏其事囚掠澐巡抚任汉顾虑不能决帝遣大理卿燕忠会给事中黎奭按问。忠等奏勘岳子私有迹,而梦阳挟制抚、按,俱宜斥。岳遂官为民。宸濠败,中外交荐,起四川布政使。以忧不赴。
世宗初,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甫两月,召为大理卿。嘉靖元年冬,上言内臣有犯,宜听部院问理,毋从中决,不能从。出按甘肃乱卒事,总兵官李隆等皆伏罪。还朝,以灾异陈刑狱失平八事。寻迁兵部右侍郎。时“大礼”未定。岳言若以两考为嫌,第称孝宗庙号,毋称伯考,以稍存正统。大学士石珤请从之。帝切责珤,夺岳俸两月。转左侍郎。请罢山海关税,弗许。中官崔文欲用其兄子为副将,岳持不可。宁夏总兵官仲勋行贿京师,御史聂豹以风闻论岳。岳自白,因乞休。归十五年而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一》)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论之韪:认为……正确
B.岳为奏改近地许:答应
C.岳承檄之按:调查、追查
D.岳遂官为民夺:剥夺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梦阳执岳亲信/吏言岳子澐受赇/欲因以胁岳/宸濠因助梦阳奏其事/囚掠澐/巡抚任汉顾虑不能决帝遣大理卿/燕忠会给事中黎奭按问
B.梦阳执岳亲信吏/言岳子澐受赇/欲因以胁岳/宸濠因助梦阳奏其事/囚掠澐/巡抚任汉顾虑不能决/帝遣大理卿燕忠会给事中黎奭按问
C.梦阳执岳亲信/吏言岳子澐受赇/欲因以胁岳宸濠/因助梦阳奏其事/囚掠澐/巡抚任汉顾虑不能决/帝遣大理卿燕忠会给事中黎奭按问
D.梦阳执岳亲信吏/言岳子澐受赇/欲因以胁岳宸濠/因助梦阳奏其事/囚掠澐/巡抚任汉顾虑不能决帝/遣大理卿燕忠会给事中黎奭按问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天锡和锦衣千户张福一同判决囚犯,张福坐董天锡上方,郑岳说这样不合体统。并指出张福这样做所带来的后果,但因忤逆圣旨,而被拘囚入狱。
B.荆、岳两地发生饥荒,郑岳劝富民捐出粮食,放松河泊禁令。属县有运粮远方卫所,一般都是花两石才能运到一石。郑岳用一石的钱给卫所,而留粮以备救济,百姓于是获得救护。
C.当时“大礼”未定,郑岳认为尊崇两位先考不太合适,要稍稍保留些正统,称考宗庙号就可。大学士石珤请求皇帝听从郑岳的建议。但皇帝没有答应,不仅责罚了石珤,还夺去郑岳两个月的官俸。
D.宁夏总兵官仲勋到京师行贿郑岳,御史聂豹于是揭发郑岳。郑岳只好自我坦白,于是请求退休。回到家乡十五年后死去。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许进督师大同,贵近恶其刚方,议代之。
(2)宸濠败,中外交荐,起四川布政使。以忧不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唐柳先生文集》后序
【宋】穆修
唐之文章,初未去周、隋五代之气;中间得李、杜,其才始用为胜,而号专雄歌诗,道未极其浑备。至韩、柳氏起,然后能大吐古人之文,其言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如韩《元和圣德》、《平淮西》,柳《雅章》之类,皆辞严义伟,制述如,能崒 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蔑愧让者,非二先生之文则谁
予少嗜观二家之文,常病《柳》不全见世,出人间者,残落才百余篇。韩则虽目其全,至所缺坠,亡字失句,独于集家为甚。志欲补得其正传之,多从好事者访善本,前后累数十;得所长,辄加注。遇行四方远道,或他书不暇持,独《韩》以自随。幸会人所宝有,就假取正。凡用力于斯,已蹈二纪外,文始几定。而惟柳之道,疑未克光明于时,何故伏其文而不大耀也。求索之莫获,则既已矣于怀。不图晚节,遂见其书,联为八九大编。夔州前序其首,以卷别者凡四十有五,真配《韩》之巨文与!
书字甚朴,不类今迹,盖往昔之藏书也。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脱误,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因按其旧,录为别本,与陇西李之才参读累月,详而后止。
呜呼!天厚予者多矣。始而餍我以《韩》,既而饫我以《柳》,谓天不吾厚,岂不诬也哉世之学者如不志于古则已苟志于古求践立言之域舍二先生而不由虽曰能之非余所敢知也
【注】①崒:zú,险峻。②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③夔州:指刘禹锡。刘曾为夔州刺史,故称。
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间得李、杜称:衬托
B.制述如经:经典
C.辄加注窜:修改
D.独《韩》以自随赍:携带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非二先生之文则谁较秦之所得,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B.常病《柳》不全见世臣诚恐欺王而负赵
C.志欲补得其正传之青,取之于蓝胜于蓝
D.疑未克光明于时秦王恐破壁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通过与李杜的比较,高度肯定了韩柳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方面的贡献。
B.本文是穆修为他所刻印的柳宗元文集所写的缀于书后的序,因为刘禹锡已在卷首之前写了一篇序。
C.在第三小节中,作者专门介绍了对柳集的鉴定及辑录情况。通过“参读累月,详而后止”等词句,足见作者科学严谨态度,令人倾佩。
D.本文感情饱满,语言朴实,长短句交替使用,富于变化,纯用古体而绝少骈俪,具韩柳之风。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世 之 学 者 如 不 志 于 古 则 已 苟 志 于 古 求 践 立 言 之 域 舍 二 先 生而 不 由 虽 曰 能 之 非 余 所 敢 知 也
把文中划线句子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不图晚节,遂见其书,联为八九大编。
(2)始而餍我以《韩》,既而饫我以《柳》,谓天不吾厚,岂不诬也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洙,字原叔,应天宋城人。初举进士,与郭稹同保①。人有告稹冒祖母禫②,主司欲洙连坐之法,召谓曰:“不保,可易也。”洙曰:“保之,不愿易。”遂与稹俱罢。再举,中甲科。晏殊留守南京,厚遇之,荐为府学教授。召为国子监说书,改直讲。校《史记》、《汉书》,擢史馆检讨、同知太常礼院,为天章阁侍讲。专读宝训、要言于迩英阁。累迁太常博士、同管勾国子监,预修《崇文总目》成,迁尚书工部员外郎。修《国朝会要》,加直龙图阁、权同判太常寺。坐赴进奏院赛神与女妓杂坐,为御史劾奏,黜知濠州,徙襄州。徙徐州。时京东饥,朝廷议塞商胡,赋楗薪,输半而罢塞洙命更其余为谷粟诱愿输者以餔流民因募其壮者为兵,得千余人,盗贼衰息。有司其最,为京东第一,徙亳州。夏竦卒,赐谥文献。洙当制,封还其目曰:“臣下不当与僖祖⑥同谥。”因言:“前有司谥王溥为文献,章得象为文宪,字虽异而音同,皆当改。”于是太常更谥竦文庄,而溥、得象皆易谥。尝使契丹,至靴淀。契丹令刘六符来伴宴,且言耶律防善画,持礼南朝,写圣容以归,欲持至馆中。洙曰:“此非瞻拜之地也。”六符言恐未得其真,欲遣防再往传绘,洙力拒之。及卒赐谥曰文,御史吴中复言官不应得谥,乃止。预修《集韵》、《祖宗故事》、《三朝经武圣略》、《乡兵制度》,著《易传》十卷、杂文千有余篇。子钦臣。
(选自《宋史·韦伦传》,有删节)
【注】①同保:同为一人保荐。②禫:古代丧家脱去丧服的祭礼。③进奏院:一种娱乐场所。④赛神:一种娱乐活动。⑤楗薪:柴草。⑥僖祖:对先帝的尊称。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司欲洙连坐之法脱:逃脱
B.有司其最上:上报
C.洙当制草:草拟
D.持礼南朝向:以前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洙命更/其余为谷粟诱愿输者/以餔流民/因募其壮者为兵
B.洙命更其余为谷粟/诱愿输者以餔流民/因募其壮者为兵
C.洙命更其余为谷粟/诱愿输者以餔/流民因募其壮者为兵
D.洙命更其余为谷粟/诱愿输者以餔/流民因募其壮者为兵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洙初仕不顺。少年时聪明博学,学问记忆超过常人。王洙初仕因受郭稹谎称已为祖母服完丧的牵连被取消参试资格。
B.王洙受到器重。王洙受到晏殊礼遇,被推荐为府学教授;在迩英阁专读宝训、要言;死后赐谥号“文”。
C.王洙政绩突出。王洙曾校订《史记》、《汉书》、参与修订《崇文总目》、修撰《国朝会要》,还曾出使契丹。
D.王洙遵从礼制。夏竦去世,赐谥号“文献”与僖祖皇帝的谥号相同,王洙认为不可,因此更改了夏竦的谥号,也因此更改了王溥、章得象的谥号。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坐赴进奏院赛神与女妓杂坐,为御史劾奏,黜知濠州,徙襄州。
(2)时京东饥,朝廷议塞商胡,赋楗薪,输半而罢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