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紫茎泽兰又叫破坏草,原产于中美洲,是目前对我国生态环境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科学家研究发现其数量与海拔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⑴调查紫茎泽兰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____法。据图分析,最适于紫茎泽兰生活的海拔高度范围是________m,影响紫茎泽兰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
⑵紫茎泽兰在一定海拔区域内密集成片,以惊人繁殖能力排斥某些植物的生长,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
⑶研究控制紫茎泽兰的方法时发现:利用红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进行替代控制有一定成效。此方法利用了生物之间的____关系。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哺乳动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完成下表,以体现激素和靶器官(或靶细胞)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激素

激素运输

靶器官或靶细胞

靶器官或靶细胞的响应

肾上腺

肾上腺素

(3)通过  运输

(4)  

心率加快

胰岛B细胞

(1) 

肝细胞

促进肝糖原的合成

垂体

(2 ) 

甲状腺

(5)  

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  。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  (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  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

(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  (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

(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PCR技术可用于临床的病原菌检测。为检测病人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菌,医生进行了相关操作:①分析PCR扩增结果;②从病人组织样本中提取DNA;③利用PCR扩增DNA片段;④采集病人组织样本。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用数字序号表示)。

(2)操作③中使用的酶是 ,PCR 反应中的每次循环可分为变性、复性、 三步,其中复性的结果是

(3)为了做出正确的诊断,PCR反应所用的引物应该能与 特异性结合。

(4)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指 。该技术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诊断等方面。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某同学通过实验比较了几种洗衣粉的去渍效果("+"越多表示去渍效果越好),实验结果见下表。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加酶洗衣粉A中添加的酶是 ;加酶洗衣粉B中添加的酶是 ;加酶洗衣粉C中添加的酶是

(2)表中不宜用于洗涤蚕丝织物的洗衣粉有 ,原因是

(3)相对于无酶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去渍效果好的原因是

(4)关于酶的应用,除上面提到的加酶洗衣粉外,固定化酶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如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已经用于高果糖浆生产。固定化酶技术是指 。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优点是 (答出1点即可)。

植物的性状有的由1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杂交实验及结果见下表(实验②中F 1自交得F 2)。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①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判断的依据是 。根据实验②,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

(2)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

(3)实验②的F 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

(4)假如实验②的F 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则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中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