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
B.人体的“刺激→A→B→效应器或靶器官”过程属于反射 |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C→D”,使手缩回 |
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
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
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
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
下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 ( )
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
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 |
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 |
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 |
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
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下列属于体液免疫功能的是( )
A.裂解病毒感染的细胞 | B.合成抗体抑制病菌繁殖 |
C.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 | D.分泌溶菌酶杀灭病原体 |
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这种抗体的基本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 )
A.氨基酸、效应T细胞、核糖体 |
B.葡萄糖、效应T细胞、内质网 |
C.氨基酸、浆细胞、核糖体 |
D.核苷酸、浆细胞、核糖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