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___(答出2个)。
(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______。
(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潜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验证还原性糖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生物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但没有观察到相应的颜色变化,原因可能是。
(2)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图像后换上高倍物镜,经调节形成清晰图像,但没有观察到中期图像,原因是。
(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其原因是。
(4)某同学欲探究当地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对生物染色体变异有无影响,请你利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帮助该同学提出一个研究课题:。
(5)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然后把胚具有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各15粒放在棉花上。实验结果如下表: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 |
数日后的现象 |
甲 乙 丙 丁 |
日光 日光 黑暗 黑暗 |
23°C 23°C 23°C 23°C |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与无关,与 有关。
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为了研究神经细胞里乙酰胆碱(Ach)的含量与神经细胞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实验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在图乙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原有的突触小泡)。图甲是图乙中E处的放大。
(1)写出图甲中标号所指的名称:③; ④; ⑦。
(2)下表为注入不同浓度的Ach,刺激B点后,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Ach浓度(mmol/ml) |
C处(ms) |
D处(ms) |
0.1 |
5.00 |
5.56 |
0.2 |
5.00 |
5.48 |
0.3 |
5.00 |
5.31 |
①C处数据说明了。
②D处数据说明了。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
(1)图1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请根据材料分析:
①1889年科学家发现摘除狗的胰脏后会出现糖尿病症状,因此,他们提出胰脏是分泌“抗糖尿病物质”的器官。同时有人发现阻断动物的胰腺导管后,其腺泡组织变性,胰岛不变化,也不产生糖尿病症状。该现象说明。
②进食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②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分泌的。
③图中的激素①和激素②都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
(2)图2表示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分泌活动中重要的调节作用。请根据材料分析:
①由图可知,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①~⑤过程中属于负反馈的是。
②如果用激素c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
(3)下表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表中a为清水b~f为浓度由低到高的五种油菜素内酯水溶液),请根据材料分析:
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理由是。
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进行人类遗传病方面的调查研究。图甲是该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
(1)通过个体可以排除这种病是显性遗传病。若Ⅱ4号个体不带有此致病基因,Ⅲ7和Ⅲ10婚配,后代男孩患此病的概率是。
(2)Ⅲ7号个体婚前应进行,以防止生出有遗传病的后代。若要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需要保证①,②。
(3)若Ⅱ4号个体带有此致病基因,Ⅲ7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
①Ⅲ7和Ⅲ10婚配,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②假设控制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分别用B和b表示,图乙表示Ⅱ3产生的卵细胞中相关染色体模式图,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绘制该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并在图中标注相关的基因。
图1、图2表示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过程(图2中甘、丙等表示甘氨酸、丙氨酸等),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图1、图2分别表示和过程。
(2)图1中②和③在组成上的区别是。如果②发生改变,生物的性状
改变,原因是。
(3)图2中c表示,色氨酸的密码子是, 若图中多肽a是由6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则①中至少含有个碱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