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三 世博会已经有156年的历史。最早很多都是商品展览,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逐步演变成现在大家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一种先进理念的交流;逐步从商品展览,演化成对主题的演绎,各个参展的国家围绕主题展示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历史,展示自己的文化。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围绕“城市”主题展开交流合作。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5)结合材料五,说明世博会的变化发展过程是如何体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的?
(6)简要说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的寓意所体现的当代国际社会的特点及中国对外关系的主张?(10分)
材料一:2004年福建省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规划。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
西连内陆。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中西
部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
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材料二:改革开放使福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但其对外开放优势目前尚
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省际间的开放力度还有待加强,外省在福建投资不
多,闽货在国内市场份额不大;省内经济发展也不平衡。
材料三:十七大报告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
经济发展,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首次被写入中共党代会报告。
材料四:2008年12月15日,两岸“三通”的启动和庆祝仪式在北京、台北等地举行。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1)请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写入中共党代会报告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请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你对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合理化建议。
(3)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说明把“海峡西岸经济区选定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的正确性。
材料一:自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以来,企业对鲜奶的需求量大大降低,无奈之下,河北一些奶农只能把刚挤出来的牛奶倒掉、喂猪,甚至有人开始贱价卖牛。
材料二: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从这些事件中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漂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这些事件再一次告戒我们,只有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据材料一,有同学认为,“三鹿奶粉事件”浪费了社会资源,这都是市场惹的祸。请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2)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材料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3)如果你是某奶制品企业老总,你准备就奶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向同行发出倡议,请你写出倡议要点,并写出倡议要点的哲学依据。
材料一我国基尼系数
|
材料一:2009年10月,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粤剧在广东曾经是主流文化节目,但现在的社会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变了,粤剧也要随着人们的审美来发展,吸收一些现代的元素,既保留传统,也都要赋予新的生命。
材料二:广州亚运会要向世界传递极富魅力的中国文化和岭南地方文化。同时,异彩纷呈的亚洲文化,也将给广州这个城市留下永久的记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亚洲和中国文化表演、展示活动,为亚洲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推动广东省文化创新?
(2)结合材料一,说明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
(3)有人认为,继承是对现存事物的肯定,发展是对现存事物的否定。你对此有何看法?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领衔,华南理工大学主要参与的合作研究成果《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自然》最新一期生物技术分刊《NatureBiotechnology》上发表,首次提出了“人类泛基因组”的概念,标志我国科研人员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获得新的重大进展——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种群特异甚至个体独有的DNA序列和功能基因。
材料二:2009年9月8日,广东省财政厅和广东省科技厅联合出台的《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各级财政部门和科技部门要定期向自主创新型企业和科研机构通报采购信息,建立起企业和科研机构快捷、便利获取政府采购需求信息的“绿色通道”。
材料三: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状况
![]() |
科技投入 |
科技人员 |
专利成果 |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
1985年 |
3.73亿元 |
5.28万 |
286件 |
185亿元 |
2000年 |
52.85亿元 |
22.21万人 |
15799件 |
2847亿元 |
2009年 |
504.57亿元 |
53.19万人 |
62031件 |
2.2万亿元 |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广东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你的建议。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的责任和职能。
(3)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